在我上高中时,我的老师就曾在教室的电视机上播映过《阿甘正传》,可惜由于时间限制,只播放了开头40分钟,影片的高潮和精华部分都无缘在那时看到。最近,偶然间想起这部电影,兴致来潮地下载到电脑上从头看完。其实,不看这部影片,我就知道它要讲述的是什么,或者更确切地说,根据我过去三十年的阅历以及侧面对这部经典电影的了解,我就知道我能从这部电影中得到什么。
纯真、善良、诚实、勇敢、重情,不应只属于低智商的人。这是我对这部影片的感悟。
阿甘在小时候被检测出智商只有75,按当时美国政府的相关规定,智商低于80的孩子建议被送去特殊学校,而阿甘那位慈爱坚强的母亲坚持送他去最好的学校。自此,在母亲的爱护之下,阿甘得以像正常孩子一样上学,并开启了他传奇一般的人生:成为大学橄榄球巨星、越战英雄、乒乓外交使者、百万富翁、慈善家。但经历了种种荣耀巅峰,阿甘心里始终只爱着自己的青梅竹马珍妮一人,即使珍妮一开始认为阿甘是个智障,不懂爱。片中阿甘表现出来的纯真、善良、诚实、勇敢、重情,无不令我深受感动。影片结尾,那片白色羽毛飘向空中时。我的眼眶湿润了。在我看来,这片白色羽毛象征着电影的主题:爱、勇气、希望。
除了片尾的白色羽毛,影片中另外两个镜头对我的触动很深。
其中一个镜头是阿甘成为富豪,珍妮与阿甘重逢后的一个场景:珍妮若有所思地看着电视里人们为了庆祝节日,在自由女神像旁放烟花,看到自由女神像出现,珍妮关掉电视,略显木然地对阿甘说想去睡觉。这个镜头很有深意,珍妮小时候为了不受父亲的暴力控制,逃离原生家庭,长大后为了追求所谓的自由与前卫,一步一步走向堕落。这一幕的珍妮,似乎不忍直视自己过去的所作所为,同时也是在对过去的反思,这一幕的珍妮也从内心里成长了,心甘情愿地与善良的阿甘结合,并怀了阿甘的孩子。
另外一个镜头是丹·泰勒在渔船上带着释然和感激对阿甘说的话:“你救了我的命,我却从未感谢过你……”丹·泰勒是越战时阿甘所在单位的排长,是阿甘的长官,几代人都战死沙场,而他也把为国捐躯视为无上荣耀,但在一次遭遇战中,丹失去了双腿,本想死在疆场,而阿甘却执意把他从战火中救出来。归国后,阿甘获得了荣誉勋章,而丹只能终日与轮椅为伴,还要被强迫寄希望于上帝来缓解残疾之苦。这对军人世家出身的丹来说是莫大的屈辱。因此,他整日沉迷于酒色,自暴自弃,直到重新遇到阿甘。也多亏丹本人也和阿甘一样,是个守信、善良之人,曾答应过阿甘,如果阿甘真的继承已故战友巴布的遗志,做了捕虾船的船长,他愿意做大副。在阿甘买了一艘捕虾船之后,丹兑现了自己的承诺,在捕虾船上历经风浪,并且获得了成功。丹终于在失去双腿之后找到了第二人生,对未来充满希望。最终,丹成了当地有名的富翁,并有了自己的家庭。
电影中,无论是堕落的珍妮,自暴自弃的丹,还是追随阿甘一起跑步的跑者,无不深受阿甘的纯真、善良、诚实、勇敢、重情品质的影响。
在这个浮躁利己的时代,很多人会对纯真、善良、诚实、勇敢、重情等品质嗤之以鼻,往往会将这些品质与“傻”对应起来,无论那个人善良与否。这部影片也让我回忆起中学时代不堪的往事。
我从小就是一个性格很内向的人。上初中时,受到同学们的捉弄也不反抗、不生气,许多人因此在背地里叫我“傻子”,好在我学习成绩优秀,上课睡觉有几门课也经常能拿班级第一,数学竞赛拿过校际一等奖,老师们也每每对我独特的数学与自然科学的解题方法赞叹不已。因此,周围的同学也不至于做的太过火,让我不受皮肉之苦。那些优等生们因为我性格内向,又如此被同学们排挤,自然是不愿意和我待在一起的。而当我经常与班里所谓的差生一起放学回家时,却遭到了老师和父母的极力反对,他们认为好学生不应与差生待在一起,当我振振有词地说“但是他们的父母很愿意我和他们一起玩呀”,遭遇的却是一顿劈头盖脸的痛骂,老师们对我也有了不少成见。当时的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孤独,整日闷闷不乐。进入初中三年级,当周围的同学都在为中考努力冲刺时,我却在脑海里为自己创造了一个乌托邦世界,终日周而复始地循环着想象中的快乐,根本无心学习,最后也没考上本地最好的高中。
上高中后,一开始我在班里的成绩很不错,虽然我仍没摆脱自己创造的乌托邦。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周围的同学们渐渐发现我是一个很容易被欺负的人,比如我受嘲讽后不会生气也不会反抗,又比如我心甘情愿、不计回报地帮忙做班里的一些累活脏活。然后梦魇又出现了,很多人因此像我的初中同学那样叫我“傻子”、“弱智”,认为我取得的好成绩只是凭运气,有意识地疏远我,那时,我脑海中乌托邦的轮廓再一次变得清晰。在一次活动课上,班主任给我们放映了《阿甘正传》,因为时间限制,只放了40分钟,我听到几个同学小声说着我很像阿甘,和他一样是个“弱智”,并时不时地朝我投向轻蔑的眼神。因为长期的孤独以及周围同学们的排斥,我在自己制造的乌托邦世界里越陷越深,成绩一落千丈,学习成绩的大幅下滑也成了一些同学攻击我的武器,“看吧,我就说嘛,他之前学习成绩好只是因为运气好”。终于,在现实环境的压力下,我制造的乌托邦世界崩塌殆尽,精神状态也十分恍惚,几个月后,我被送进了医院,在那里度过了漫长的三个月时间。
那是我的至暗时刻,在往后的十几年里,我一直在努力自省、努力摆脱黑暗。最终结果也没辜负我的坚持,虽然我现在没做出什么成就,甚至暂时也没固定工作,但至少我能正确地认识自己,能意识到其实我是一个善良的人,智商也超过了130,不像别人口中说的是个“弱智”。
阿甘的幸运在于,他在拥有纯真、善良、诚实、勇敢、重情等品质的同时,缺乏了“感知恶的能力”。这使得他心里不会有杂念,也不会受外界影响,一心一意只做自己的事情。心无杂念这一点,对于智商正常的凡人来说,是极难做到的。但是不代表阿甘身上纯真、善良、诚实、勇敢、重情等品质不被智商正常的人所拥有。
很多人都在推崇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认为人类的一切个体的和社会的行为,都根源于心灵深处的某种欲望,尤其是性欲,这遭到了很多学者的抵制。其实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很多推崇弗洛伊德学说的人,自己并不了解弗洛伊德,只是把他的学说当作作恶时推卸责任的对象而已,“人的本质是邪恶的,我只是遵从我的内心而已”,诸如此类的借口。如果人的行为只是凭欲望驱使,那与禽兽何异?动物尚且有感情,如果人只是被欲望驱使,岂不是禽兽不如?人类各种优秀的思想、宗教等文明的结晶,都或多或少涵盖了纯真、善良、诚实、勇敢、重情等品质,这些都是我们人类几千年文明发展的成果,是人性的光辉,而非人欲的煽动。
此时此刻,我只想把以往贴在我身上诸如“懦弱”、“弱智”、“傻子”之类的标签拧成一团,一脚踢飞出地球,让它们永远漂浮在无尽黑暗的太空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