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意练习》序 11-23 微信读书
1.对待流行的说法或做法,甚至是所谓的科学研究,一定要有批判性思考,要有质疑精神
2.刻意练习的目的,是扩大记忆组块容量(考研的那些内容,一定要整理,一定要形成记忆组块,而且一定要扩大组块容量。怎么扩大?往后面看书。)
3.只有习得正确的练习姿势,计算练习时间,才会有意义(正确的练习姿势,就是正确的学习方法+坚持!)
4.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杰出者,甚至是精英,其实不需要一万小时
5.长时记忆才是区分卓越和一般的重要能力,这是刻意练习的指向与本质(长时记忆能力如何解锁?先完看书吧,后面应该会讲。)
6.如何刻意练习?1难度适中 2有反馈 3有足够多的重复练习 4学习者能自己纠正错误 5目标是激活长时记忆能力(考研也好,考编考公也罢,这些从来都不是易事,但也并没有难到完全做不到。我最大的缺点就是什么都想要什么都想抓,结果贪多嚼不烂……不着急,来日方长抓重点,想学的东西一个个,慢慢来。)
7.成人最佳的学习方式,是情境学习。从当一名“认知学徒”开始(情境学习就是你要做什么就去学什么,并且在那样一个情境中学习,效果最佳。)
8.耐心地、谦虚地保持长时间周期的刻意练习,才是走向卓越的康庄大道(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清楚的认知自己,这是现在最最最需要做的事情。)
坚持手帐,哪怕只复盘了一件小事
坚持早起,哪怕只比昨天早起一分钟
坚持学习,哪怕仅仅只是刷几道题
坚持日更,哪怕就刚刚好100字
坚持阅读,哪怕读一小节也是读
坚持输出,哪怕只有一句话的感悟
读书笔记其实并不需要像我之前读《曾国藩传》那样,时间长了,只要停下来,我脑子就不想动了。
从阅读到输出,其实并不难,也不需要那么大费周章。哪怕就只有两三百字,只要记录下自己读书时的所思所想,并指导实践,再从实践中得到更深的体悟,然后再次记录。
这样一来,只要读经典就好了。
嗯,先把经典读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