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史是一部基于假象和谎言的连续剧。要获得财富,做法就是认清其假象,投入其中,然后在假象被公众认识之前退出游戏。
网上捡到的一段话,简称:捡话。
阅读需要每天坚持,这是一个慢慢积累的过程,要相信坚持和积累的力量。
【每天推荐一本书】第1791天
今天又是美好的一天。
你好,我是刘书朋。
今天,我推荐的这本书是:
《藏传佛教寺院考古》
作者:
宿白
(1922—2018),中国历史时期考古学的开创者、奠基者和集大成者,不仅在石窟寺、佛教建筑、版本目录等方面专有所长,而且自北大历史系考古专业成立(1952)之初便开始执教并掌管系内工作,桃李天下,奠定了后段考古的整体格局和方法,在专业领域内享有泰斗声望。他的代表作如《白沙宋墓》《中国石窟寺研究》《藏传佛教寺院考古》等所达到的学术高度和创立的学术范式,至今难以超越,是相关专业学者和学生的必读经典。
2016年,宿白先生荣获中国考古学会终身成就奖。
本书内容的简单介绍:
中国的古建筑遗迹,主要分为汉式建筑、藏式建筑、伊斯兰建筑和基督教建筑四大系列,其中以汉式和藏式古建筑更加重要。宿白1959年、1988年两度入藏考察,在继承梁思成、刘敦桢、林徽因等前辈开创的营造学社调查研究汉式古建筑方式的基础上,观察西藏不同时期佛寺建筑形态和发展进程,在藏式古建筑研究领域具有开创之功,建立了逻辑明晰、立论坚实、独辟蹊径的科学系统。
书后所附近七十幅图版是记录西藏寺院历史面貌的珍贵资料,已成为重建和修复这些古建筑的重要依据。除藏地佛寺建筑,书中也涉及甘肃、青海、内蒙古明末以前的藏传佛教遗迹,也有专章讨论元大都(今北京)、杭州两地的藏传佛教寺院。全书以巨量的建筑实物证据,展现出西藏历史文化与祖国内地联系越来越紧密的发展轨迹。
已阅书友的书评比简介更精彩,
一起看书评:
①
不舍将其标为“读过”,因为面对大师的学术产出,实在需要亲自前往那些寺庙观摩。我对藏文化有无限的爱与向往。
②
考古专门之学,非登堂入室者不敢妄加置喙。然管蠡之见,宿白先生于藏传佛教伽蓝之造型分期考辨甚细,亦博采文书文献分疏政教之诸关系,甚或旁及密教于杭城之流播并及佛藏目录之绝学,其用功不可不谓细致,考据不可不谓精深,余小子自当高山仰止矣。
③
宿白老师写的这些寺庙,去过很多,但似乎都白去了,并没有从年代的角度来好好打量这些地方;同时,想去的清单上又多了不少地方。结合书最后的50年代的照片,和如今看到的寺庙对比,西藏的确改变了许多。
④
不是说后无来者,而是说把活儿能做到这种细致程度,太罕见。由于文献很熟,而且观察敏锐,能写能画,所以研究成果大多能填补空白。抛开滤镜,研究基本路数为:根据形制分型定式+引经据典,相比之下,其实研究的结论并不那么显眼。
⑤
方法论还是以类比时代特征进行编年。 推断一:现存大昭寺不是松赞干布建的,是遗址上建的,后由赤松德赞,赤德松赞,热巴巾祖孙三代扩建而遗存。
以上是朋朋整理的书评,
仅供参考。
每本书都有祂专属的信徒,
通过上面有限的信息,如果你已经对这本书好奇、感兴趣了,
去读一读,看一看吧。
看过后可以来这里留下你自己的书评。
最后是这本书其他的一些重要信息:
【ISBN号】978-7-108-06944-3
【中图法分类号】B947.2
【主题词】喇嘛宗-寺院-佛教考古
今天的推荐就到这儿,明天见
。。关注朋朋,遇见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