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消息称,原定于2017年底2018年初华丽登场播出的《如懿传》因为送审原因和集数太长,需要删改等原因,被迫无法正常播出。购买该片的东方卫视和江苏卫视寄予厚望的跨年古装大剧《如懿传》也暂被另一部由钟汉良、江疏影、炎亚纶主演的都市剧《一路繁花相送》顶替,暂定12月18日开播。
关于《如懿传》的讨论也经历了一轮又一轮主角配角的剧照,男女主演霍建华和周迅过亿片酬、剧情、服装、作者以及能否超越前剧《甄嬛传》的成功,等一系列话题热度,也多次登上热搜。成为国人最寄予厚望的年度古装大剧。
然而此次临时换挡,也是否意味着这部古装大剧将经历重重考验,看来超越经典《甄嬛传》似乎有很大难度。
首先,是关于演员天价片酬的讨论,也娱乐圈掀起了一阵旋风,比如小鲜肉和小鲜花动辄过亿的片酬,曾被央视点名批判,也再度让观众对娱乐明星高收入的话题持续关注。
一部电视剧的投资,一大半甚至绝大部分被主演拿走后,剩下的钱哪里还够布置精美的布景,拍摄绚丽的外景以及后期制作啊。于是,众多聚集了流量明星的电视剧就一部接一部地成为烂剧无疑。
其次,狗尾续貂和续集拍摄被毁前作的定律也一再被证实是正确的。但是,依然还有众多的影视公司热度不减地参与各种大IP和大明星加盟的续集拍摄。观众在看了第一部剧集的狗血和恶评后,还会看第二部吗?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第三,动辄50集以上,以及将近一百集的电视剧,注水太严重,情节严重脱离现实,台词苍白无力,往往60集的电视剧需要至少砍掉三分之一也不影响剧集走向。观众看剧如同嚼蜡。而那些为粉丝拍摄的剧集,也一一遭遇收视率和口碑的滑铁卢。在次就不再举例赘述。
第四,以《如懿传》和《琅琊榜》为代表的第一部精品剧集的成功,往往带动了更多影视公司和明星一窝蜂地朝着同一个题材大量拍摄雷同的电视剧,也加剧了对于同类电视剧的快速毁灭的打击。逐渐形成了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性循环。微博@王小呆称,原定12月20日播出的《如懿传》因审查和片长原因将延后播出,一是此类宫斗剧价值观导向不正确,需要大量修改删减,二是99集的片长跨年播出有可能会占据卫视两年的古装剧份额。
这也成为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就算回锅肉再好吃,一窝蜂地端上来,观众吃多了也会觉得腻歪。而为了推广第二部多赚广告费和多卖钱,就会卖力地吹嘘第二部如何如何好,如何如何能超越第一部经典,但是最终却往往事与愿违。
事实再次证明,经典不是那么容易被超越的。
之前网上有消息称《如懿传》定档12月20日,该剧出品方新丽传媒宣传部门负责人表示:“一直就没有定档,目前还在正常的后期制作以及送审阶段。”不过,后来有业内人士表示:“初审失败了,而且已经是第三次失败,主要原因是情节比较敏感。”
既然宣称一直没有定档,为什么又总是放烟雾弹迷惑观众和吊足观众胃口后,又因为政策及审查原因无法正常播出后,让观众背锅。对不起,观众不是傻子。
第五、经典并不是拿来超越的,而是用来致敬的,不要动不动就想着超越超越。与其总以急功近利之心将一种有卖相的题材炒死,不如好好下足功夫,研究研究剧本和台词,不要让一部注水剧耽误了一个好演员,从而让演员跟着背锅。最典型的就是最近刚播完的《情满四合院》,好好的演员演技被毁三观的剧情,骂的狗血淋头。而那些超级注水的玄幻剧和小鲜肉主演的剧集就更加不忍直视了。
第六,扎堆拍摄和上映一种题材也是一种投机取巧和不负责任的做法。比如火了《甄嬛传》,孙俪成为娘娘代言人和有了超高片酬后,很多不管红不红的明星,就会不顾自己形象和定位,只要给钱多,就会接拍同类题材的电视剧。比如《如懿传》《赢天下》《扶摇》《独孤皇后》……2018年大剧片单中,古装题材均以顶级制作和豪华配置展开PK,但最终鹿死谁手,还不得而知。反正演员已经拿走了高片酬,他们才不管剧集质量怎么样呢。
第七,高昂的卖片成本,让购买电视台和视频网站为了回本,也是无所不用其极。《如懿传》该剧网络版权费高达900万元一集,远超卖给电视台的600万元一集。最典型的就是湖南卫视乱剪电视剧,一集45分钟的电视剧,前面20分钟回顾上一集,后面15分钟播出下集预告,真正能看的这一集却只有10分。湖南卫视毁剧不止,还有视频网站加入太多太多广告,让观众失去耐心,又因为开篇故事注水和拖沓,往往很容易弃剧。再想拉回观众就很难。
第八、原作者也被迫放下身段,加入联手炒作,也成为娱乐圈的常态和现象。比如,《如懿传》是《甄嬛传》的续作,作者同为网络文学作家流潋紫,《如懿传》的故事跟《甄嬛传》有些许联系,周迅饰演的乌拉那拉·如懿,正是《甄嬛传》中废后乌拉那拉氏的外甥女。
流潋紫曾表示,很多人觉得《甄嬛传》是成功的“大女主戏”,我不明白甄嬛为什么是成功的?她失去了爱人,失去了一切,其实是彻头彻尾的失败者,但在世俗意义上,大家觉得她是成功的。既然这样,那我就写一个彻底失败的主角,于是写了《如懿传》。她剪掉头发,差点被废后,默默无闻地死去。
虽然作者说的好像那么回事,有新意,有创意,有颜值,有演技,但是依然免不了糊了的大多数结局。因为他们的套路其实都是一样的。真正的作家是需要深入生活的,写过东西的人都知道,如果想写好某件事,一定要对这件事有着非常深入的了解。写剧本不是闭门造车,而是要体验生活。
国产剧还有一个很大的槽点:无论什么题材,都能变成爱情剧。这句话说得有点绝对了,但是大多数国产职场剧的确都不是讲职场的,而是用来谈情说爱的。
有网友评论,当影视从业者在云端里,写出的作品就是单薄无力的。当影视从业者在尘世里,你写出的作品就有烟火气。
这话一点也不假,同样也适用于演员。
(文 | 徐亨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