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近期一些收稿的事吧,我发现简书上有一种不好的现象,就是以写字数多为荣。一篇故事好不好看,故事里的结构及内核质量堪忧,不过俗套烂大街的事也是能上排行榜的,并且简书排行榜名次不低。
还有大佬们组织的各种文会,按照日更每天不能低于八百字或者千字的要求。每日千字确实能练笔,练心,会让自己在文笔造诣上有所提升。我们在这里要讲的内容就是,小说不是靠字数堆砌的,故事内容好不好看,剧情精不精彩是要设计的,曲折离奇的内容也是要设计的。没有设计和策划写出来的故事是没有灵魂的,就像拉家常一样平常淡而无味。
不过,这样也说明了简书的包容性,从伯乐到大佬们在简书上是一致的鼓励新人,让新人有动力去创作更好的作品。这也许就是简书本身的魅力所在吧,让更多新人有成长空间。而不是在别的平台读者被喷得体无完肤,让许多优秀的新人作者被读者的骂声给毁掉了。
针对我发现一些问题提出来,大家可以一起来学习探讨一下,不论是新人还是大佬,其中包括我,写出来我们一起共同成长。
(一)小说标题随意,故事内容和题目没有关系
在简书里能写万字的小说,取名居然都很平庸。连想看的欲望都没有,作者取名的十分随意,也没有太多创意而言,几乎都是率性而为。
简书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自媒体,因为里面充满了人情世故,写得不好也有人鼓励的。如果遇到真正较真的读者,在其他自媒体平台作者则没有那么好过,要么打入冷宫,要么被喷。其他平台作者写得标题一般都是比较长的,常见的是通过精准数据揭秘吸引或者用文字反差来达到吸引人的效果。
例如:告诉你12个不为人知的秘密改变命运!这就是一种通过数据去论证给人吸引力的标题。
还有比较高级的标题,就是文字反差。例如:对你一往情深的人往往就是你讨厌至极的!用一句话用两个词语去反差也能达到吸引人的效果,那这样的标题就能容易让人记住。
不过目前这两种手法在自媒体领域用烂了,其实我想和大家探讨的就是标题如何吸引人,让人看了标题愿意读下去。我在常见的标题,比如:妈妈,姐姐,哥哥,爱人,两个字做标题大有人在,有时候我也会这样懒得起名,最终害了自己文章的阅读量少。
比如把标题妈妈换成生养我的人,会不会比“妈妈”两个字吸引力好一些?哥哥改成,我从小就憎恨厌恶的家伙会不会也比直白更能吸引人?标题里有一种情绪价值引导,可以给人一种吸引力。
(二)故事要设计曲折性、包袱的身后要抖出来
我们在写的时候突然灵光一闪:一个创意掉进脑子里,然后我们立刻就设定了一个神秘的局给到读者惊喜。但随着故事的推进,写着写着把之前创意的惊喜感写忘记了。打算到后面来亮相的,结果没有当时那种感觉之后写出就显得很平淡,这是我们许多作者容易犯的一个错误。
这就是我们在创作过程中的时候临时起意设定的环节,到最后写出来的时候就达不到自己想要的效果。因此,我们在创作过程中遇到好的创意,一定要停下笔来,把这个创意延伸,把其中过程和结果设计出来,最好画一个拓扑图或者思维导图。这样让我们的创意写到最后的绽放出光彩和效果来。
俗话说一个萝卜一个坑,把坑挖了一定要找个萝卜种下去,否则只看到了坑,看不到结果就是对自己和读者的不尊重。
剧情曲折,一件事过度总有意外和预想不到的,如果一件事我们写得很平常,这件事就没有意思。我们不如在这件事的环节上设计几个波折,这样让人有一种原来不是我想的那样效果,这就是曲折。
随着剧情的推进,每个曲折后面都要有个亮点的环节发生,不抖包袱人看得会昏昏沉沉。还有一个曲折多了容易同质化问题,让人看了觉得这剧情之前好像看过,这就是考验我们作者功力和策划能力了。
(三)创作的时候出现主线和辅线混乱不清
在创作过程中还有一种现象就是主线和辅线不清晰,容易主线和辅线交叉写得没有章法。
比如,我们要写一段爱情故事。那么我们就要从男主和女主的相遇说起,说到相遇就需要辅助线来衬托,如何相遇的?相遇虽然重要,但是它终归是辅线,那精彩的部分应该相知、相爱这一步作为精彩来去描写。
我们经常在辅助线上写得很漫长,很臃肿,占了整个小说的大量篇幅,导致写主线的时候草草收场,出现了剧情畸形看得很难受。因为铺垫太多导致辅线占据了很大的空间,所以影响主线相识,相爱的其他部分,精力铺在前面后续精力不足就会让内容很少,导致剧情达不到我们想要的效果。
所以,我们都是当局者迷,写着写着觉得头部最重要就重点写这里,最后就会导致得头大身子小,这是我们经常遇到的问题。
有时候写着写着这个点又翻出新的浪花来了结果不知道怎么收,其实辅线用一段轻描淡写介绍就可以了,如果是写短篇就可用一段或者两段讲清楚原委,不需要通过一个章节去说,导致后面看不下去,精彩部分没呈现出来读者已经跑光了。
(四)短篇小说尽量删减无用的路人甲
短篇小说几万字顶天了,角色越多我们越会让人物同质化。尤其是配角,我们一开始就没定位好这个人,或者是脑子里没有设定这个人。写到一段的时候,突然发现没有这个人做桥接剧情就发展不下去。
自然而然,我们就会临时想一个人来拼凑在剧情里先把这一关过了。然后写着写着又需要配角来打辅助,临时又来拼凑。写久了我们会发现,我们的配角特点都很同质化。主要就是平庸,没有啥缺点,也没啥特色,都是好人。就像动画片的路人甲一样,外貌特征都懒得画。
写作真的不敢这样偷懒,要么就用一个配角贯穿剧情。要么就规划好几个配角出来化解矛盾或者增加矛盾,起到点睛之笔作用。我们通常看到一本书,主角遇到困难打不过的时候,总有一个扫地僧出来帮忙。主角总是快没命的时候,坏人犯了一个错误让主角劫后余生。
说到扫地僧和坏人犯错,这就不是临时拼凑的人物,就需要去设计人物性格,命运,背景等等。他没什么会是扫地僧,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坏人为什么会犯这么低级的错误?一切要给读者交代得明明白白,否则读者是不会放过你的。
所以,我们在规划1万字以内5-6个人物足够了,多了读者记不住,也能把人物写得更加立体饱满、生动有趣。
还是要说一点,小说重点写人,用人的个性特征带动剧情发展,给人以共鸣,并且让人有一定思想高度的升华。
故事重点写事,人物只是点缀,通过事情把人物带进去,通过事情给读者一些启发或者认知,达到作者想要的目的。
今天就写到这里,这一篇是通过审核稿件的时候给我的一些感受写出来的。感谢各位简友的支持,大家觉得有用,请关注我们工具文写作文集《写小说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