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3 关于成长
曾经在一期《奇葩说》里,柏邦妮说:心里有很多苦的人,要多少甜才填得满啊?
马东说:你错了邦妮,心里有很多苦的人,一点点甜能就填满。
那年,我十岁。在我们那个时候,十岁,很多事情都不懂,大多都还躲在父母的臂弯里了。成熟,这个词,更不会用在一个十岁的孩童身上。
也许那时十岁的我,无法彻底的理解父亲的离去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如果说真正体会到父亲离开带来了什么的话,那往后生活里的每一天,我都能意识到他的离开,到底改变了我什么。
往后的日子里,别人对我一点好,我就拼了命的还给人家。我一度以为那是善良,其实那是孤独。怕极了一个人,却怎样都很难融进人群里。
我不知道你能不能想象的到:要你开口把一个从未相识的人叫爸的感受。想象到别的同学渴望周五到来,而我却无比恐惧周五,因为知道,回去,就要为了下周五十块钱的生活费而发愁,甚至好多次会因为五十块钱而止步校园的感受。
这十几年来,我越想努力记住他的样子,可脑海里,却越来越模糊。
前几年,我暗自庆幸,虽然他离开我了,虽然还有很多事情他都没有教给我,但我想,我应该还算成长的可以,没有那么多不可思议的毛病。我也想过,生活已经坏成这个样子了,应该……不会再继续坏下去了吧。可这一切,并没有,生活也并没有变得好起来。外婆的突然离世,喜欢的人突然放手这段感情,让我崩溃的猝不及防。我想过自杀,不止一次的想过怎么离开这个世界。原来生活,真的可以足够坏足够坏,让你无法想象得到。
很多时候,不管是自己还是别人身上,发生一些事的时候,令人崩溃或者嚎啕大哭,旁人都会觉得,至于吗?你要怎么跟他说至于?没有任何人会做到感同身受。
我们都往往会因为一句话,一连小事而歇斯底里。不是因为是那件事,只是因为那件事,是最后一根稻草。
谁活在世上不是一个一个念想支撑着,念想接二连三的破灭,自己也跟着心灰意冷。
都在一边想死,一边挣扎着活着。谁不是呢?
生活已经坏到这种程度了,那就再看看,他还能怎么坏,就看看,还能夺走我什么?
——明天会好起来的,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是吧?
——嗯,应该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