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舍离,很难,这是取舍、放下的过程,有形的是物,无形的是情。
一直想下决心清理的杂物,衣物、书籍、用品、电子产品等等,但进展非常的慢,慢的原因是举棋不定,犹豫不决……
比如一套紫色的衣裙,这是在30多岁时最喜欢的一套,是自己设计后请裁缝缝制的,有一次和我后来成为我老板的julie见面时,她一直盯着我的衣裙,问我是哪里买的,我说是我自己设计定制的,她惊叹不已,整个见面过程没有谈职场琐事,就像久别的老朋友闲话家常,比如,如何平衡家庭和事业、如果有重新选择的机会,我们会怎么选,我们会让我们的孩子们将来选择怎样的职业?如何保持自我对美好事物的探索激情…… 分开只有30分钟,她就再次来电话,肯定而确定的跟我说:我希望我们成为同事,携手共创美好……
比如那套音响,是结婚时高价购买的,它带给我们许多快乐,时过境迁,视听方式早已改变,它虽然依旧可以运作,但打开的机会的确很少,那么多的音带、CD……
比如一本本书籍,有外公赠送我的全套选集、有金庸的武打小说,以及经典古典小说,还有一套哈佛商学院的管理书籍,外公说这个对你工作有用,是他请保姆推着轮椅带他去书店帮我选购的,有的都已经翻阅好几遍,这些怎么舍得“断舍离”……
还有更具有挑战的“断舍离”,是父母与子女之间精神上、行动上的“断舍离”,尤其是已经成家的子女,他们已经有自己独立的生活空间,有新家庭的需求,有自己的生活节奏,而我们的关注度始终在他们身上,依旧习惯嘘寒问暖,喜欢包揽一切,在我们眼中的理所应当,果真是子女所期盼和需要的吗?未必,所以我们常常会因此产生分歧,一边是委屈,一边是郁郁寡欢,在每一次冲突之后,我认识到唯一的解药是:放手,因爱而放手,给他们更多更大的空间,相信他们的独立处事能力,面对子女渐行渐远的背影,我们只需默默的祝福,在他们身后,默默注视、守护,当他们转身需要时,我们张开双手拥抱他们!
断舍离,难,但还是要做,为的是我们有更大的空间去接纳、安置更好更新更符合当下心情和理念的美好事物,不念过往,不畏将来,不困于物、不困于心,向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