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宛如一幅徐徐展开的历史长卷,将华夏大地的山川风物、人文历史缓缓呈现于读者眼前。初读这本书,是在一个静谧的午后,本想在书中寻得些许文化的滋养,却未曾料到,自己就此踏上了一场触动灵魂的苦旅。
书中,余秋雨先生以脚步丈量文化的厚度,用文字勾勒历史的轮廓。在《道士塔》中,那座敦煌莫高窟旁的道士塔,犹如一道无法愈合的伤口,刺痛着每一位读者的心。王道士,这个无知又愚昧的看守者,在利益的驱使下,将无数珍贵的经卷、壁画廉价卖给了外国的考古学家。那些承载着千年华夏文明的瑰宝,就这样被轻易地掠夺,流失海外。“偌大的中国,竟存不下几卷经文!比之于被官员大量糟践的情景,我有时甚至想狠心说一句:宁肯存放在伦敦博物馆里!”余秋雨先生的呐喊,满含着无奈与悲愤,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文化失落的痛苦。这不仅仅是文物的流失,更是民族精神财富的巨大损失,是历史长河中一段难以磨灭的耻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