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就是一道借着一道的坎,胆颤心惊地过了一道,偷偷松了一口气,本以为能就此歇息,不料过了这道还有下道。
从牛圈请假有一个多月了,这一个多月,我基本完成了实习期的考核,完成了说课和微格展示,同时还和学生们一起完成了本学期的期中考试,判了无数摞卷子。本以为一切尘埃落定我能有喘息的空间,能够踏下心来认认真真地准备我的演讲。
结果考核刚结束,半闲散了一个周末,接下来这一周都没闲工夫。判卷子,总分,开会,做试卷分析。再判卷子,再总分,判作文。就在今天晚上,我还判作文九点才回家。瘫了半天,吃了点零食,无奈地坐在桌子前,突然意识到那句“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的真谛。或许我一直错了,有些事情真的不能拖。
我总是习惯性地等一个绝对安静而有心情的时间做事情,习惯先完成大事儿再处理其他一样重要的事儿,例如我觉得上班就不能自我提升,自我提升应该放在周末;例如我觉得调理身体应该等一切尘埃落定,等我心无旁骛慢慢来;例如我觉得投资不能盲目进行,要掌握充足而结构合理的知识。但是生活却总是在不经意间抽我个大嘴巴,让我因为自己的侥幸和拖延懊悔十足。
就在这个月,我意识到有些事情真的等不得,当你等着你以为的大好时机,却在不经意错过最佳时机。
1 调养身体
意识到身体状态欠佳已经不是一年两年了,但是直到月初,我才下定决心调理自己,健康生活。那天群里说起中医,恰好一个姐姐推荐,机缘巧合下找到了一位我觉得值得信服的中医,在经过简单而细致的问诊后,医生给我开了一个月的药:先从身体的寒气去起。而用药的唯一要求,就是不能吃寒性食物。
趁着医生的提示,我找了和寒性食物相关的知识,而后顺藤摸瓜,了解中医最基本的“元气”。发现这个东西还挺有意思的,就开始找资源了解中医。《黄帝内经》必不可少,连带着中医理论了解一点也是必要。结果发现了我学道时候就有兴趣的阴阳五行知识,发现自己大学时候萌生的兴趣其实在中医理论里面有非常详尽的叙述。
2 傍身寻道
看资料的时候,我的思绪不自觉地过渡到大二那年,那年我结识了刘老师,结识了我最信服的老子文化。从此开始诵读,结果兜兜转转三四年,我还是只停留在诵读的层面上,没有任何长进。
最初我的想法是如果没有进入到那个状态就是时机未到,所以也一直都不急,带着我虔诚的信奉,偶尔想想就好。直到那天无处安放的感觉是那么深切,和琦宝儿聊完,我才意识到原来我不过是给自己找了个借口,琦宝让我“一技傍身再寻道”,而我能想到的就是我那时候最爱做的事情:冥想和探究身体的奥妙。所以一个冥想一个中医,我希望能够作为我傍身入道的途径,在未来的某一天让我悟得真道。
这个过程我接触到了佛教的经文,发现沉下心诵经时,经文的实时力量会超越老子。所以如果我这一年研究冥想和中医无效的话,思琦提过的释道儒三修会作为我下一阶段悟道的途径。
3 工作所得
最近工作最大的改善就是目标清晰了,效率提高了,工作有条理了。
本月是我正式工作的第八个月份,这八个月,我从最初的心虚到现在的心无旁骛,除了守好我的班级,我的学生,没有任何追求。我渐渐坚定教师这份工作吸引我的是育人,是透过不同的学生看待不同的人性、不同的教育和不同的家庭。我渐渐从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小白变成了只求问心无愧的我。我知道什么对于我而言是最重要,知道我希望我的孩子们变成什么样。所以我会在看着他们的时候不自觉地思考,不自觉地想着拽拽这个,拽拽那个。我尽量善意地对待我的学生,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同时,这八个月我工作的效率提高,工作更加有条理了。还记得刚刚入职,对于满桌子的作业我手忙脚乱,不知所错。那时还是我的小秘书比较给力,每天帮我收拾桌子,帮我把东西分类放好。犹记得那时的我没有任何的经验,面对满桌子的作业经常需要周末全天回学校加班。但是现在我基本上能尽快判完我的作业,即使回勾,督促全班认真完成作业。
这八个月来,我慢慢变成了一个清晰而有条理的老师,慢慢地总结教训,积累教育经验。虽然我依旧会被各种各样的工作催着赶着走,但是我知道,现在的我,已经慢慢接受这一切,接受这突如其来而又不可控制的指令,接受别人的教育和命令,接受我身为一名老师的身不由己。
我慢慢意识到,生活就是一道又一道的坎,不要侥幸,不要拖延,更不要逃避。那一道道坎就是命中注定的如影随形,只有跨过去,才能迎接全新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