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人必定听过“六度之说”,那么什么佛教中的“六度”呢?“度”梵语是“Pāramitā 波罗蜜多”,字义是“到彼岸”,即是从烦恼的此岸度到觉悟的彼岸。六度就是六个到彼岸的方法。
所谓佛教六度是指:布施到彼岸;持戒到彼岸;忍辱到彼岸;精进到彼岸;禅定到彼岸;智慧到彼岸。它们是菩萨所修的六种法门,可以自度度他、福慧双修、三学具足。
表惊讶,你没走错门,不范只是想借用它做个引子,跟你谈一谈影响我们正确打开保险姿势的“魔障”在哪里?
1、损失厌恶
先来解释下什么是损失厌恶:损失厌恶是指人们面对同样数量的收益和损失时,认为损失更加令他们难以忍受。对于多数普通人来说,对于不确定的结果,必须要得到至少2倍于风险的担保。
不范认为,即便能得到十倍甚至百倍的不确定性收益,还是有很多人不愿意去先接受这个“损失”,因为「不买保险」本身就是一种厌恶损失的直观反应,毕竟买保险意味着要先支出保费,而支出这一行为,让消费者就产生了一定的厌恶,他们普遍认为不发生风险,这一年的保费不就浪费掉了,「不买」似乎也就成了消费者所谓的理性决策。
2、侥幸心理
什么是保险?其实也没有那么复杂,打个比方,如果说彩票是赌自己走运,那么保险就是赌自己倒霉。
说到这,就不得不提到保险的“射幸性”,所谓“射幸”,即“侥幸”,它的本意是碰运气的意思。射幸行为是指以他人的损失而受偶然利益之行为,如保险、赌博等,当然赌博违反了民法中公序良俗原则,而保险行为属于合法行为。
在这个层面去分析,保险合同就是射幸合同,所谓“射幸合同”是指合同当事人一方支付的代价所获得的只是一个机会,对投保人而言,他有可能获得远远大于所支付的保险费的效益,但也可能没有利益可获;对保险人而言,他所赔付的保险金可能远远大于其所收取的保险费,但也可能只收取保险费而不承担支付保险金的责任。
可是,很多国人在这件事上还是想当然地乐观相信——幸运属于自己,霉运属于别人。宁可烧香拜佛求神仙,也不理性规划买保险。
(有兴趣的可以搜索一下“孟非乐嘉谈保险”视频)
3、认知偏差
何谓“认知偏差”,是指人们在知觉自身、他人或外部环境时,常因自身或情境的原因使得知觉结果出现失真的现象。是不是有点绕,听起来不像人话,别急,还有更绕的,认知偏差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括号内为不范的口语化表达):首因效应(陌生人间的一见钟情)、晕轮效应(爱屋及乌的选择性失明)、投射效应(己所欲便施于人的一根筋思维)、近因效应(熟人之间的反目绝交),说这些,不是为了绕晕你,而是提供一个参考,检视一下我们是否存在认知偏差,不范相信,至少在保险上,认知偏差是广泛存在且根深蒂固的。
最有名的段子莫过于“保险都是骗人的”,到底怎么出现这个结论?就像我们把裤子、衬衫、短袖、外套、棉裤、棉袄,统称为衣服,可是为什么我们在具体着装的时候不把裤子当做上衣穿,把上衣当做裤子穿呢?因为不同的衣服有不同的功用,保险也是一样的啊,如果买了意外保险却得了癌症,买了医疗保险却发生暴徒袭击导致身亡,两者都是不能理赔,而这可能就是不明就里的人所谓“保险都是骗人的”并以讹传讹的源头,仔细想想,到底是保险骗你了,还是卖保险的人骗你了?到底是保险骗你了,还是你骗保险公司了(如故意不如实告知甚至恶意骗保情形)?
所以,你看,“结论”是什么不重要,如何得出“你的结论”才重要。认知偏差久而久之,就成了一种简单粗暴的思维定势,周而复始、恶性循环,慢慢让我们对外界的认知从“看不起”、“瞧不上”变成了“看不懂”、“跟不上”。
记住,任何不经过审慎分析而直接主观臆断的贴标签行为都是耍流氓!
4、收入水平
一提到保险,还有人会说这是有钱人考虑的事情,与我们这种平头老百姓无关,每月生活开支、子女教育、房贷车贷三下五除二的一剔除,月月精光哪有闲钱买保险啊?低收入家庭本来维持生活就不容易,难道还要省出钱来买保险吗?
这个问题就跟每天有没有时间锻炼身体一样经典,很多上班族会说天天上班跟打仗似的,回家累成狗,就想来个“葛优躺”,哪有时间和精力锻炼身体啊?那不范可能会不客气地问一句——请问阁下有空生病吗?对方可能会一脸懵逼,什么意思啊,什么叫有空生病啊?对啊,就是你有时间生病吗?疾病,哪怕是小小的感冒,它会先提前通知你,只在你方便的时候才来吗?你能跟疾病请请假说我这段比较忙等等再来吗?试想,只要身体有恙,但凡还是个爱惜自己身体的人,都会第一时间抛下手头工作,老老实实地求医问药接受治疗。所以你看,“没时间”更多是“我不care(我不关心)”的代名词,根本就不是没时间的问题,而是说没时间的那个人和事,不在你时间安排的优先选项中。可能举这个例子会让人有点不适,但是话糙理不糙,仔细体会。
好,绕了一圈我们在回到那个问题,低收入家庭需不需要买保险?先别急着下结论,不妨先思考一下这几个问题:
⑴ 我们一生面临的生老病死残各种风险,会以我们的主观意志而转移吗?
⑵ 人身风险的发生概率,会因购买保险而增加,亦或因不买保险而减少吗?
⑶ 相对于高收入家庭,低收入家庭抵御风险的能力更强吗?
除了这些,不范还想告诉你,保险配置不是一锤子买卖,完全可以根据每个家庭及成员不同的收入水平、人生阶段和风险变化进行逐步完善调整,不范不相信,现在还有哪个家庭买不起一年几百块钱意外险和医疗险?恐怕只是认可与否吧。
5、思维带宽
畅销书《稀缺》里有一个“思维带宽”的理论,通俗一点讲,大脑信息处理的能力是有限的(好比自来水管),而带宽就是你能够处理信息的能力(好比水管的直径)。一旦满脑子充斥着眼下的问题,你的带宽就被占据了很大的一部分(就像一根堵塞不堪的水管),只能看见眼下的问题,而管子外的东西全部被你屏蔽在外。所以就选择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即使某一件事是很重要的,但只要不是眼下亟待被解决的,那么我们就很大可能会选择性地“遗忘”它,把它排除在我们的“管子”之外,只顾享受眼下的欢乐,直到事情找上门来,再拆了东墙补西墙,一件又一件的麻烦事接踵而至。
就像一个人想去瘦身减肥,但实在是忍受不了眼前各种美味的诱惑,就大快朵颐一番,结果就把自己长远的减肥计划统统打乱,直到下一刻才唉声叹气,后悔不已。
而且人们总是低估小概率事件的发生概率,都想当然地认为自己只是故事的听众,不会成为事故的主角,可平心而论,低收入家庭承受风险的能力相对来说是比较差的,保险切实能够为他们提供一定的风险损失补偿,可这类家庭为什么还是有很多不买保险呢?
因为相对于房贷、子女教育、吃喝拉撒等日常开支来说,保险是个很抽象的东西,很难会出现在他们开支选项之中。他们的眼中“管子”只看到具体而又迫切的事情上了,很少有多余的“思维带宽”思考长远发展的问题。而保险恰恰又是个非常挑战“思维带宽”的逆人性产品——买了可能用不上,想用却又买不了!
6、信任危机
恭喜你,进入到第六个层次的话,说明前面五层魔障基本破除,只剩下最后一层——“信任危机”。
从各行业的信任度排名看,保险行业的排名是非常靠后的。近些年来,虽然保险行业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有所好转,但还是被很多人所不信任,而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最不能忍受的应该就是传统保险营销员死缠烂打甚至欺骗投保人(如销售误导、诱导不如实告知等),这也是保险行业的长期以来被诟病的顽症——人海战术、过度营销,先把保险卖出去再说。
值得庆幸的是,不论是从“新国十条”的顶层设计,到政府政策大力扶持,还是从保险知识教育写进义务教育体系,到全国保险公众宣传日和央视公益广告,现在的保险观念深入人心,民众的保险意识空前提升,根据央视财经频道《中国经济生活大调查》显示:保险成为2019年老百姓投资首选,这是自2016年以来,保险连续4年蝉联投资意愿榜首,其中最愿意买保险的是80后!
事实证明,“80后”、“90后”已经成为了保险消费的主力军,客户的消费习惯和决策路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60后”、“70后”成长的社会环境,就业不充分,生活不富裕,他们非常容易顺从,是“配合型”的消费者,他们的消费决策路径属于“人脉路径”,特别依赖于亲戚、朋友、同学、同事的推介。但“80后”、“90后”是互联网的原住民,获取信息的能力非常强,他们成长在这个去中心化、没有权威的互联网时代,他们要求有自由选择权,属于“主见型”消费者。
所以,你看,中国的保险业已从“观念普及时代”向“多投优选时代”转变,消费者的购买需求也从“有就好”的“将就”转变为“对才行”的“讲究”,传统保险营销员如果还光靠着会讲保险的功用和意义,背着千篇一律的营销话术,已经很难“打动”这群年轻的消费群体,因为他们更看重的是“选择权”、“知情权”以及“客观立场”。于是乎,传统保险营销员光靠着“听话照做”学来的那点本事就显得有点“黔驴技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