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村里的故事

        村子里有两个酒鬼,喝酒都很厉害。一个叫付一斤,一个叫张八两。这两个绰号都是村里人根据酒量给起的。这是正经的两个喝酒人。喝酒不用菜,有一张干豆腐,再弄一根大葱就够了。如果再弄几个花生豆,那就很奢侈了。

        付一斤喝完酒就耍酒疯,村里谁都不敢惹。再加上家里还有两个兄弟,哥们多打架不吃亏。可有一天,付一斤却吃亏了。这一回,付一斤不知是从哪家出来,当然又是老样子,喝了一斤酒,和村东头的齐老三干了起来。齐老三家哥四个,体格又猛,这样付一斤家哥三就吃亏了。后来的结果当然是村里有头有脸的人物出来调停,赔个礼道个歉象征性掏个医药费就算完事了。那时村里人打架还都挺仗义的,不讹人。

        后来,付一斤名气越来越大,就因为喝酒一喝就一斤,喝完酒又骂骂咧咧,好惹事,所以,没人敢惹,在村里立了棍。

        张八两虽然叫八两,其实一斤也能喝,相对来说颇低调,属于能喝一斤喝八两的人,酒品很好。张八两又是天生的好脾气,喝多少酒都不惹事,只要有酒喝就行,谁爱说啥就说啥,连我们这些小孩也爱逗他玩,他老是笑呵呵的。张八两是个大体格子,人又胖,往那一坐,就像个大肚佛爷。他喝上酒,你踹他一脚,掐他一下,他都不吱声,就是脾气好。

        付一斤和张八俩起初也在一起喝酒。起初也是谁也不服谁,决斗了几次,谁也没给谁喝倒。后来俩人就不在一起喝酒了。原因是两人喝酒风格不一样。付一斤喝完酒就骂骂咧咧,经常惹事。张八俩就看不上喝酒闹事的,说付一斤酒品不好,不算正经喝酒人。付一斤说张八两是个孬炮,没有喝酒人的血性,所以后来俩人就很少坐到一个桌子上喝酒了。但是俩人又有一个共同的酒友,刘福林。刘福林喝酒也不是孬炮。经常是眼睛一睁就开始喝,一天不知喝几遍,整天都是醉醺醺的。

        付一斤和张八两都分别约刘福林喝酒。刘福林就很自豪,说自己人缘好,都找自己喝酒。不过付一斤和张八两俩人还经常教训刘福林,说刘福林天天跟个酒鬼似的,其实三个人都是五十步笑百步。

        后来,张八两没了,他是酒喝的太多了,肝坏死了,胃也坏掉了,什么也吃不下。他死的时候骨瘦如柴,二百多斤的大体格,没剩几斤了。付一斤没死在酒上,他是从毛驴车上掉下来,吓死的,他死的那天,还真没喝酒。刘福林居然没死,还活着。听说他后来戒酒了,戒了十多年酒了,现在还一直活着,看来戒酒是真有好处啊。如果不戒酒,他兴许走在第一个,只是不知道怎么下的那么大决心戒酒,我一直很奇怪。

        后来村里又出来两个喝酒的人物,一个是大队会计,也是一天三顿喝,却从来不差帐,只是后来手哆嗦的拿不了笔了,也在一天夜里见刘伶去了。一个是后起新秀,是我同学,喝的媳妇也走了。有一天夜里,吐了一痰盂的血,拉到医院就死了。

        他们都正在壮年就离去了。在的时候给村里带来了许多欢乐。死了后一段时间也成了大家议论的话题。可渐渐就淡了,现在很少有人再提起了。

        我离开村里也有很长时间了,也不知道又出现新的酒鬼没有。有时候想想,也真挺悲哀的,唉!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切都是变化的,但是这一年,我才感受到变化越发快的疯狂。发现越来越多的新现象的出现,一种惶恐感让习惯后知后觉的我去...
    jianshucom阅读 287评论 0 1
  • 远方的圣殿,一夜间 轰然坍塌,惊得蚊蝇们抱头鼠窜 黑夜里的点点星火 一盏一盏地灯枯油尽 只见几只布谷鸟来来回回 不...
    澄默时节阅读 334评论 22 30
  • 早晨儿子醒的比较早,不知道在学校有没有打盹?这一分开又是一天,再见儿子又是晚上。今天儿子回家也挺早,回家吃...
    皓小然妈妈阅读 195评论 1 2
  • 本次拆书的部分是《拆出你的沟通力I》的受众分析部分,受众分析要从三个方面:期望、价值观和利益。在交谈时,对方会对这...
    思考者01阅读 810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