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读书和阅读的区别
读书有两种含义。一种是上学接受教育,另一种是阅读。
我们经常把上学叫做读书,预计到2019年,我国高等教育入学率将达到50%,普及率有多高?举例说,目前,全世界平均每5个大学生就至少有1个是中国的。这么庞大的教育基数,按理说人口素质应该很高,但事实并非如此。
上学率高,不意味着素质提升,大部分学生上了大学仍然无法独立思考,因为他们上课只做考试要考的题目,如果没有课外阅读,思考就此停止了。阅读才是真正提升素质的途径,是思考的开始。
说到底,大家根本没有区分出上学读书和阅读之间的巨大差别!
02 苦读的来源
古代中国,读书是成为士大夫的晋升通道,自汉以后的几千年,儒家思想一家独大,读书不再注重独立思考,而在于旁征博引,引经据典,所以,大家要苦读,因为背诵非常困难。
如果不能将四书五经倒背如流,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一介读书人。古代读书人便有了“头悬梁、锥刺股”的美名。
鲁迅的弟弟周树人,甚至把自己书房起名“苦雨斋”,读书人苦兮兮的某样在这三个字中就表现得淋漓尽致了。
现在呢,由于高考的一考定终身,莘莘学子更只能埋头苦读了。人人都想上好学校,造成僧多粥少的现象,更有“学海无涯苦作舟”的感叹。
但是,如果上学读书之被当作一种上升的手段,这苦便永远也解不了。
03 别让读书成为一种工具
读书和高考是拿到文凭、找工作的凭证,说来说去,从古至今,上学读书只是谋生、混口饭吃的工具。
识字、阅读,从最开始是为了记录、传承技艺。任何知识、方法都是通过阅读获取的,赚钱的方法也是啊!说阅读是人生的基础,一点也不夸张!
但现在的教育,除了让读书工具化,似乎还有一种趋势,叫去阅读化。什么意思呢?你不阅读,照样拿文凭,照样找工作,看起来别无二样。
大学生上课只看要考的内容,稍微难一点的东西就学不进去,不阅读任何课外书籍,考试全靠抄,这样也能拿到文凭,那还有谁去认真阅读呢?
阅读和思考的缺乏,让这些高等知识分子没有自己的定见,常常陷入迷惘。
04 让读书成为一种享受
毛姆说过,要让读书成为一种享受。
他不推荐那些能帮你拿到学位的书籍,也不教你谋生的本事,但如果一本书可以填补你生活的空白,让它变得丰满,你便可以享受地沉浸在阅读中。
很多人总问:为什么我读了这么多书,却仍然过不好这一生?
不要盲目读书,先思考人生的目标,再去读书。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只有不断地思考要过怎样的一生,然后再去寻找知识,才能让知识成为你的阶梯。
这样你才能真正地享受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