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黑一片,火车进了山洞,心里并着压抑、恐惧,和疫情把整个年笼罩在阴霾中一样。
盼望的新年终于要到了,18年结婚后,第一个春节在山东过的,好容易等到了今年的春节,想家乡的雪,想枯黄的老树,想街头的臭豆腐,想老店的烧烤,想热闹的商贸街,吆喝声、喇叭声,走在地上咯吱咯吱,三三两两扎煞着“翅膀”像学飞的鹰,生怕一个咧斜,摔个锭蹲。想着想着,回家的这天竟好像越盼越慢起来,越长起来。
这一天好容易来了,攥着提前抢好的卧铺票,心里逐渐踏实起来。历经20多小时,就快到家了。家人们纷纷发来了问候的消息。距离下车10分钟的时间,三姨家的表哥发来了要接站的消息,其实我家距离车站不过几分钟的时间,我没拒绝,因为这是和我一起长大的小哥,而距离上次见面已经有3个年头了,我知道有一种想念不是说出来的,它可能是久别的默契、无言的惺惺相惜。下车了,家乡的空气都那么透彻,清明,哥依然那么潇洒,一脚油门的功夫,我们到家了。
第二天,我和老公忙着给家里人送送我们带回的礼品,大姨、三姨、小姨,我俩楼上楼下地窜着,别说,真有一种忙年的感觉,因为着急走下一家,在每家也就停留了20分左右。
谁曾想,千里迢迢赶回来,那些期盼,那些想象中的画面,真的败给了现实,原定大年初三的家庭大聚会也不得不取消,随着疫情的疯狂蔓延,接下来的半个月时间,谁都不敢出门,都老老实实在家待着。
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查看疫情进展,在这段日子里,爸妈每天都尽可能做些家乡的特色,有的是老早准备的,有的是姨、姨夫们送来的。
高丽咸菜,一定吃这边戴家的,很多小菜分开卖,想吃哪种就自点。小根菜、桔梗、嫩黄瓜最好吃,吃一口小根菜鼻子好像冒了烟儿,像蒜像葱又都不像,但辣得恰到好处;桔梗艮艮嘤嘤,算是高丽咸菜的皇后吧,再说这种黄瓜,脆生、咸度适中,当小吃也是可以的。
大姨自制的冰地果也是一绝,除了糖不能自制的,采地果,摘地果,用糖腌地果,冻地果,样样都是自己完成。说到采地果,这还是大姨去林场发现一片空地里,不知谁家抛弃的园子里,这地果却没忘了长大。巴掌大的草莓、牛奶喂的草莓,叫的上名字叫不上的,吃过很多,却都不如大姨采的这般酸甜、可口。当这地果缓冻后,艳红的汁液也化开了,吃上一勺,冰冰凉凉,酸酸甜甜,忍不住在舌尖轻轻咂一咂,清香、醇香,是自然的味道,是夏天和冬天相遇的味道。
其他的,像狗枣子,山芹菜,刺儿芽、香辣肉丝,酸菜炖肉,渍菜粉,拌豆皮儿(一定要烧烤后的)、明太鱼炖豆腐……其实除了本来的味道,单凭名字,就足够惹人回味。
返程的日子越来越逼近,在这个特殊时期,中间也是经历了许多波折。客车停运不能出城,火车在临走的第二天停运,好不容易抢到的卧铺要换成飞机,而飞机在前一天通知临时取消,这就要改签,在这个特殊时刻,打车到机场也是个难题,出租车不许出城,约好的司机临时变卦,好在最后约到了姓田的师傅。
临行前,爸妈多次向我确定“想好了”?家人们也是多次打来电话劝说在这个形式严峻的时刻最好别走。说实话,真不想走,不是体制内单位,在这个干干净净的城市躲个半年挺好,工作没了再找个新的并非困难。但是怎么说呢?有那么几个夜晚,这个问题一直在脑子里打转。但是心里总有一股劲别在那,我静下心来,听到了那个声音,是告诉自己不能做一个逃兵,因为自己面临的不是别的,是一群孩子。近一年来,纵然有些事不是那么顺心,但我内心清楚不该失去那份本真,那个最初的自己。
启程的这天,太阳照常升起,爸硬要把我和老公送到车站,好像这两个30的人还是孩子一样。老公去换票,我和爸就在这暖阳照射的冬日雪地里等着,爸又嘱咐了些,话不多,但我知道那凝聚了一个父亲的千言万语。要进站了,爸说他回家了,要我们路上保重,我们在此道别。可道别的话却彼此重复了好多遍,“爸,回家吧。”“好,我走了。”“回去吧,放心。”“好。”……可是我明明看到了这个记忆中的年轻爸爸眼圈泛红了,却强忍着不让我看出来,我实在不敢多看,马上矜了矜发酸的鼻尖,就这么,我们开始忙活着检查体温、过行李。今天坐火车的人真不少,又是口罩,又是眼镜,又是行李,一时手忙脚乱,眼镜刺溜掉下来,抬头功夫一个穿着红羽绒服的身影,是爸用手遮在眉上向候车室四处眺望,我忙向他招了招手,又做了个回去的手势,这次,他终于放心似的转过头去,而这个背影,忽然让我对龙应台的《目送》有另一番感悟,“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着他的背影渐行渐远。”目送,于父母如此,于子女又何尝不是。而现在,我是父亲的背影也好,父亲是我的背影也罢!那份牵挂,却是彼此的电话线。
火车一会儿一个山洞,信号断断续续,刚过了这个山洞收到了妈的一条消息,让我给大姨发个消息,说是一大早就在楼上盯着,怎么也没看到我从楼下路过……
明天的所有火车就停运了,这一行,如箭在弦也好,到今天不得不走;破釜沉舟也好,离开后,不管接下来所在城市能否控制住疫情,想回这里是绝不可能了。
火车轰隆轰隆,各种思绪也一并向远方驶去。一期节目中,董卿说很多文人都爱把火车作为素材,那是因为火车象征着远方,其实,不单单如此,一列列火车,又承载了多少游子对故乡的无限牵挂以及对归期的默默渴望呢?
明天,我还会相信太阳照常升起,就好像我相信向着明亮那方,我们的疫情能够早日得以控制,那些悬着的心可以早日回家,那些想念的人可以想见就见,那些向往的地儿可以说走就走,那些想吃的美食可以尽情品味……
记于火车、大连周水子机场
2020年2月8日(正月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