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总部人事调整已开始,两个同架构事业部的合并必然涉及到人员调整,我团队的人员去留是我最担心的,毕竟新接手的是另一个事业部的领导。我很忐忑等待这一天的到来,在这个过程中甚至我自己都在寻找新的机会,最理想的状态是,调整前我能找到新东家,同时能带走我团队的得力干将。
所幸,在领导们的客观公正的评估后,我团队的所有人暂时都可以留下来,这让我长长的的松了口气。
我团队最多的时候4个人(现在是3个),每个人分管不同的模块。A最早到公司的,负责员工关系,算当初和我并肩打天下的人,A的性格比较稳重,文科出身的她能说会道,但执行力太差,心机较重。试用期内我多次有调整她的想法,但都因为工作量太大,调整过渡期会耗费我太多精力,就一直犹豫不决,直到我失去了对她调整的权限,不得不接受现状,后来团队的很多管理动作,大都拜A所赐才实行,诸如:每周工作例会、工作总结提报、内部培训等等。B是我招进来的第二个人,负责行政,小姑娘性格内向,90后的北京人,做事条理、认真负责、聪明,交代的工作大概说一下思路,基本就会出来你想要的结果,我主要精力在人事工作上,她行政方面的工作我极少插手,真正做起了“甩手掌柜”。C负责薪酬,同行业过来的,excel技能很棒,但是情商有些低,为了避免给我捅娄子,我曾手把手的教她如何写邮件。后来离开北京,调到了分公司做综合管理。D今年年初入职,也是90后的北京人,工作非常认真负责,是我这么多年见过执行力最高最勤奋的一小姑娘。我曾在很多人面前提到她的工作情况,给予了极高的评价,没想到我的无意之语还帮到了她。
职场上的成功,很少有个人的成功,因此在团队中,你成就别人,才能成就自己。
如何带出一支优秀的团队,感触颇多,述说一二:
一、团队的核心价值观统一
核心价值观的统一在团队中非常重要,比如重要性依次为责任心、执行力、纯良、学习的心态等,通常在招聘环节我就很关注这个问题。海明威在描述人的能力素质模型中说:人的能力之所以容易被察觉,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知识和技能正是这所谓的八分之一,而职业素养是所谓的八分之七,前两者是可以体现的,而后者则是隐藏的。因此在选拔的时候通过对过往工作的态度、候选人面试时的状态做简单的筛选,更多的时候是在试用期内进行了解和观察。曾经招聘过一个薪酬岗,因为责任心差,在不到3个月的时候做了劝退。对于价值观不一致要及时做调整,以免影响到整个团队氛围。
二、团队成员的培养
培养不等于培训,培训更多的是知识技能方面的提升,而培养则更加全面,除了技能提升,包括思维方式、处理问题的能力等综合素质方面的塑造,培养基本都在工作实践中进行。在团队管理中,下属遇到问题,我通常不会直接给出答案,而是问:你是怎么考虑的?你觉得应该怎样处理更好?为什么?通过引导性的提问,让下属学会独立思考。安排工作的时候,我一般也会将这件工作前因后果的思路告诉下属,这样做出的结果就不会出太大偏差。这样的沟通方式下,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团队的默契就潜移默化中形成。
三、营造学习的文化氛围
安排学习,是在胜任力评估后进行的。比如在公司规模达到“鼎盛”的时候,接近1200人,涉及到大量人力数据的统计分析,包括入离职率分析、佣金分析、考核分析等等。因此每个岗位对excel技能水平的要求都很高,而团队成员在欠缺的情况下,就要求大家进行学习。先是通过网络或书籍的方式自学,又安排统一的集中培训(培训的时候领导也参加了,给予了较高的评价)。后来工作不忙的时候,又和大家一起学习劳动合同法,每个人找案例分析,制作PPT,在学习的同时,锻炼当众演讲的能力。
我很喜欢一句话:以雷霆手段,显菩萨心肠。慈不带兵,光有菩萨心肠不会出高绩效团队;铁面凶脸,拉开了人与人距离,无法凝聚人心。做领导最好的状态大概就是让人又爱又恨,爱的是菩萨心肠,恨的就是雷霆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