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中讲了洪太尉公款旅游,宋朝时的太尉相当于现在的最高军衔——上将,后文还提到了王太尉、高太尉、宿太尉、杨太尉、陈太尉。太尉属于军队高层,国之栋梁,国家安危、民族兴亡系于一身。高俅高太尉是在第一回出现的,在他之前还有王太尉,但他们这一届太尉好像还不如洪太尉,正是在他们这一届,北宋灭亡,发生靖康之耻,顺便又诞生了“郭靖、杨康”这两个名字。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国家灭亡,罪魁祸首就是军队高层,可见他们这一届太尉真不行!
洪太尉误走妖魔,当时没有产生不良后果。后来,仁宗驾崩,哲宗继位,三十六员天罡星、七十二座地煞星已经投胎成人。哲宗升天后,宋徽宗登基。宋徽宗是一位才子皇帝,琴棋书画,无所不通;踢球打弹,品竹调丝,吹弹歌舞,无所不会。这样一位全明星皇帝,手下自然人才济济,“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皇帝爱书法,瘦金体风靡一时,蔡京字体盛行天下;皇帝爱踢球,“齐云社”俱乐部高手如云;皇帝爱吹弹歌舞,御街两边都是烟月牌。
看看宋徽宗这一届的几个太尉都走得什么路线?
一、王太尉走太太路线。小王都太尉是附马王晋卿,在高俅被人像皮球一样踢来踢去、无人收留时,王太尉“喜爱风流人物,正用这样的人”。王太尉如何当上太尉,书中没有交待,但肯定不是靠军功,因为宋朝时军事软弱,基本没打过什么胜仗,岳飞是个别靠军功升为太尉的军官,后来也在风波亭被赐死。既然是附马,那就是皇帝的女婿,要发达还难吗?这个太尉自然不需要什么真本事,只需要每天和小舅子喝好酒、踢好球,官还能免了吗?此人最大的贡献就是收留了高俅,把高俅推荐给了小舅子宋徽宗。
二、高太尉走上层路线。高太尉只懂球,怎么当了太尉?高俅原名“高毬”,自己觉得自己是个人,就把“毛”旁改为“人”旁。他原是浮浪破落户子弟,每日三瓦两舍,风花雪月,父亲不容,邻里嫌弃,被判打了二十大板,赶出东京。后来大赦天下,高俅几次被踢皮球,越踢越高,被苏东坡踢给了小王都太尉。机缘巧合,王太尉的小舅子端王发现高俅球艺高超,就让他做了亲随。端王后来当了皇帝,就让高俅随军挂职锻炼,不到半年就当了殿帅府太尉。高俅本是犯罪之身,按理说连政审都过不了的人,竟然半年之内当了上将,这上层路线走的好。高俅有什么本事?上任第一天,点名时就给昔日仇人王进穿小鞋。王进是八十万禁军教头,颇有本事,但面对小人报复,只有“三十六计,走为上着”。还好王进是个忠臣孝子,一心想着忠君报国,只想到跑到延安府镇守边庭,没想着上梁山当土匪。高太尉一次点名就把军官点成逃兵,简直是自毁长城!再后来高太尉率军三讨梁山,都大败而归,最终破耗钱粮,损折兵将,可见也是窝囊废。
三、宿太尉走政治路线。宿太尉名元景,第一次出场是奉旨去西岳降香,顺便华山旅游一圈。宋江等人为了救鲁智深、史进,在渭河渡口截住宿太尉,把他吓得魂不着体。一个武将,还没见流血就被吓成那样,还敢指望他能打仗、打胜仗吗?宋江等人打着宿太尉的旗号,把华州贺太守骗到西岳庙杀了。面对这种情况,宿太尉毫无对策,竟然收了宋江金银,着着急急溜回京城。宿太尉作为朝廷大员,虽然没有与蔡京、高俅等人同流合污,但也不是什么栋梁之材。他与圣上寸步不离,却待人接物一团和气。一个武将,面临国家危亡,不思练兵打仗、以武安国,反而一团和气,不进忠言,使皇帝被奸臣闭塞贤路。到后来燕青找上门求招安,还要收了金珠宝物。直到后来上梁山招安,也是收得一盘金珠。贪财怕死,也是他的本色。初看水浒,很多人会觉得宿太尉是好人,是梁山的坚定支持者,是国之忠臣。事实上,宿太尉只是搞政治投机,要把招安梁山作为功劳,眼看武力解决不了,就只好玩政治手段。他在政治上视梁山集团为洪水猛兽,采取改剿为抚的招安策略,将敌对势力为朝廷所用,借刀杀人,玩政治花花肠子,于国家、于百姓有何好处?
四、杨太尉走太监路线。杨太尉第一次出场是宋徽宗找李师师嫖娼时提到的,赵老板说:“约下杨太尉,久等不至,寡人自来。”李逵要闯进去,碰上杨太尉,太尉喝问:“你这厮是谁?敢在这里?”结果李二不吃他那套,一顿好打。杨太尉陪着老板“一起嫖过娼”,可见是真正心腹。那杨太尉如何能当了太尉?杨太尉名叫杨戬,史上确有其人,其实是个太监,年轻时在后宫做事,善于揣摩圣意,所以当太尉也就顺理成章。
五、陈太尉走团伙路线。陈太尉名陈宗善,第一次出场是首上梁山招安。皇帝委任他当钦差大臣,他却与蔡京、高俅等人搞小团伙。皇帝给了差使,他还要跟蔡京、高俅来讨教,二人分别派了个干办、虞候陪他去招安。真正去了梁山,软话硬话都不会说,反而让张干办、李虞候两个小人装模作样,坏了招安大事。回京之后,反而向蔡太师哭诉:“若不是太师福荫,小官粉骨碎身在梁山泊!”这样的太尉,只知道以小团伙利益为计,无勇无谋,能够起到什么作用?
为什么宋徽宗的太尉一班人都是一群王八蛋,没有一个能够定国安邦的?如果一条鱼病了,是鱼的问题;如果一条河的鱼全病了,那就是水的问题。宋朝的军事制度决定了太尉都是无能之辈。为了防范军人拥兵自重,宋朝重文轻武,武官与军队分开,兵不习将,将不习兵。太尉大人们平时不练兵、不谋战,战时则临阵调兵遣将,比如高俅征讨梁山,连个参谋都找不到,而是找了一位毫无打仗经验的小学老师闻焕章当参谋,不败才怪。武将们为了让老板放心,把忠诚摆在第一位,刻意不谋打仗,只要陪老板玩好,不给老板添麻烦,报喜不报忧,老板开开心心就天下太平。这几个太尉结局都不差,生前位极人臣,死后风光大葬,反倒是真正能打胜仗的岳飞岳太尉却赐死风波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