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阅读的书籍是《如何阅读一本书》,作为读书计划的开始,所以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这本书的精华以及自己对于读书的粗浅理解。
虽然我从小就很喜欢看书,但是确实坦白讲读的书挺少的,尤其和身边那些一年几十本几百本的人比不了,和我家崔先生也是差的很远,家里几百本书三分之二以上的书都是他的,既然说到这了,那就先晒一下书,看看有哪本是你看过的,我们可以私下交流哦,然后再来分享我的读书心得吧。
图片预警!!!
好了,说重点,结合自己本周看的这本书和之前的读书感受,分享三点个人心得,欢迎读书大神和各位读书爱好者们共同探讨。
首先,读书本身是一件很享受的事情,所以你如果现在还在门外徘徊,建议你可以尝试一下,读书是提升自己的最低成本高回报的方式了,我一般会建议别人先从自己最感兴趣或者有趣的书开始读起,因为毕竟喜欢才能开始,如果一上来就读那种晦涩难懂的大部头真的是谁都会被吓回去,所以再最开始的时候可以什么读书方法呀,读书速度呀,都不用管,只有你开心,你喜欢就够了。爱非坚持,坚持很难,但是爱上了就停不下来。
其次,建议碎片化阅读和系统阅读相结合。现在大部分习惯了碎片化阅读,刷微博、头条、知乎、微信公众号的文章,没错,这也算一种阅读,利用碎片化时间获得一些信息和咨询,是一种不错的方式。包括现在很多听书软件和平台,有声情并茂地阅读书籍原文的,有拆解帮你更好理解的,都不错,都可以帮你节省很多时间,甚至帮你理清你自己读书时想不到的地方。但是还是建议大家有时间的时候可以进行系统化的阅读,将自己真正感兴趣的,将含金量很高的书再细细地读,深入其中和作者在一起,来一次思想的碰撞,探索的过程要比直接接纳会更有趣一些。另外,知识的源头其实很重要,如果你得到的知识和信息是三手、四手经过反复加工拆解的信息,可能已经丧失了一部分本来对于有帮助的那部分内容了。
最后,自己在看书时有两个工具觉得还不错,一个是思维导图,就是下方看到的这个,帮助梳理书籍的框架,也能帮助你理清你的思绪,其次是读书卡片,类似于自己将书籍中的有价值的故事、理论摘抄,下次复习的时候,或者写文章的时候就可以借鉴了,当然还有个作用就是不断强化和修正的过程。
《如何阅读一本书》中还提到了主题阅读法,很多阅读的高人也在推荐,这也是个不错的方法,但是本人目前还没达到这个标准,还是先一本本来看吧,90天计划,每周一本书,期待和你一起阅读,共同探讨。
最后附上:《如何阅读一本书》本人整理的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