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高考结束之后面对志愿填写都是一头雾水:目不暇接的学校,玲琅满目的专业,让人应接不暇,该选哪个是好啊……作为曾经的考生,我也曾经经历过这样一个慌乱的时刻,所以希望在这里可以做一些分享,给考生朋友在填写志愿时有一些可以借鉴的参考。
填写志愿以及上大学,本质上就是给自己的时间重新做一次分配,让你有机会可以给未来的自己贴上一个足够自豪的标签。
——BOBO
关于专业:
我第一次看志愿参考的时候,厚厚一叠书,各种各样的专业眼花缭乱,完全不明白那些学科是干什么的好不好。金融?经济?计量?机电?通信?哲学?人类学?社会学?统计?仪器?电子?环境工程?教育?软件工程?光学?什么鬼……看得我都想把书给扔了。
直到后来,我才意识到想要认识一个东西最便捷的方法就是了解它的历史(就像找工作别人要看你的简历一样)。历史可以脉络清晰地告诉你某个专业或者某个学科从无到有的过程,以及那个领域当下的发展时刻。
选择某个专业,就意味这你可能以后就要给自己身上贴上那个专业的标签,可能是“文学家”,“科学家”,“金融家”,“通信家”,“艺术家”,“史学家”……而对那些专业简史的阅读会让你知道这些身份到底从何而来,以及,当你要把自己的时间用来塑造这些身份之后,将要前往何处?
参考阅读:《历史是什么》
关于学校:
基于个人的偏见,我觉得中国的大学在很多方面都有待提升,除了最好的那几所大学之外,其余的学校感觉上都差不多。从个人的直观感受来讲,中国教育体系的任务不是把人去打磨成一个更好的“人”,而是试图把人去训练成一件合适的“工具”。所以,有机会出国的话,还是出国看看比较好。如果实在要在国内就读,除了考虑硬件,比如宿舍,教室,网络,交通,饮食之外,更重要的是考虑下面两个因素,老师和同学。
(硬件方面,对于沿海城市上高中就可以每天在宿舍里吹空调,洗热水澡的人来说,当时刚去北方上大学,要蹲坑和去澡堂一群人脱光了一起洗澡,可真是……适应了好一段时间 😅😅)
关于老师(以及同学):
可遇不可求,遇到自己喜欢的老师,多和他们接触,给他们打下手都好。这里,我所说的“喜欢”,不只是喜欢那个老师的课,更是对他们个人的一种全方位的认可,是你觉得可以成为自己未来模版的人。所以,你就要考量他有过什么样的经历?他是怎样的背景?有什么样的作品与成就?他的身上有哪些闪光点?他对未来的打算如何?是否有创造力,有执行力,有德行?他是否是一个值得你崇拜和学习的人?如果你能遇到这样一个全方位认可的老师,那大学什么的其实真的无所谓,给这个老师当助手,在慢慢成为他的过程中,打磨出你自己。
参考阅读《找工作指南》
关于城市:
选择一个大城市,城市的重要在于可以给你学校之外更多的选择。如果你上大学期间,100%时间是花给你的学校,花给你的专业,那么对于城市的选择不会很重要。但是万一,你在学校和专业的选择上并不如意(很大概率会发生),且并不想把那么多时间花给你的所学的话,那么大学之外的机会就会显得特别珍贵,尽可能地选择大城市,北上广深以及东南沿海。这个区别到底有多大呢?分享一句曾今某个朋友说过的话,可能就明白了:
虽然有各种不好,但也还是喜欢北京,
因为那是一个说起理想不会脸红的地方。
——郑雅各
而我家乡所处的沿海城市,直到某一年回家过清明节,看到一个家族里面既有基督徒,又有佛教徒,并且十分和谐地轮流给先人上坟的时候,我才突然意识到在这片区域生活的人真的会在思想上更加包容和开放一些。
“包容”与“开放”,是所有“可能”的基础。
关于闲暇:
如果你所有的闲暇时光都可以投入在某个事情上,那件事,可能就是你未来的方向。从高三这个暑假开始就去实践一些感兴趣的事情,并且把它们做成一个项目。没有什么比亲身实践做项目可以更快地学习的了。
参考:《如何开始一件新的事》
关于反思:
你要记住:没有什么一定是对的。同学不一定是对的,老师不一定是对的,家长不一定是对的,学校不一定是对的,甚至整个社会的舆论也不一定是对的。
希望你可以有一个宽容的姿态和质疑的习惯。
希望你可以过上自己想过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