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543:退避三舍

成语:退避三舍

拼音:

      tuì bì sān shè

解释:

      舍:古时行军计程以三十里为一舍。主动退让九十里。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

故事:

  春秋时候,晋献公听信谗言,杀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闻讯,逃出了晋国,在外流忘十几年。

  经过千幸万苦,重耳来到楚国。楚成王认为重耳日后必有大作为,就以国群之礼相迎,待他如上宾。

  一天,楚王设宴招待重耳,两人饮洒叙话,气氛十分融洽。忽然楚王问重耳:你若有一天回晋国当上国君,该怎么报答我呢?重耳略一思索说:美女待从、珍宝丝绸,大王您有的是,珍禽羽毛,象牙兽皮,更是楚地的盛产,晋国哪有什么珍奇物品献给大王呢?楚王说:公子过谦了。话虽然这么说,可总该对我有所表示吧?重耳笑笑回答道:要是托您的福。果真能回国当政的话,我愿与贵国友好。假如有一天,晋楚国之间发生战争,我一定命令军队先退避三舍(一舍等于三十里),如果还不能得到您的原谅,我再与您交战。

  四年后,重耳真的回到晋国当了国君,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晋文公。晋国在他的治理下日益强大。

  公元前633年,楚国和晋国的军队在作战时相遇。晋文公为了实现他许下的诺言,下令军队后退九十里,驻扎在城濮。楚军见晋军后退,以为对方害怕了,马上追击。晋军利用楚军骄傲轻敌的弱点,集中兵力,大破楚军,取得了城濮之战的胜利。

  故事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二年》。成语退避三舍比喻不与人相争或主动让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成语释义: 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 来源追溯: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晋楚战于城濮,文公令退三舍避之。 故事...
    今夜有风3阅读 886评论 1 1
  • 春秋时候,晋献公听信谗言,杀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闻讯,逃出了晋国,在外流忘十几年。 经过千幸...
    博古照今阅读 158评论 0 1
  • 作者:草根学者楚子 老学究楚子讲成语故事又跟大家见面了。 今天草根要带大家前往春秋时代,去领略晋楚争霸的那场世纪大...
    楚子阅读 4,754评论 90 134
  • 退避三舍 晋公子重耳在流亡期间曾经沿街乞讨,饱受流离之苦。他在楚国滞留期间,楚成王十分仗义,以招待诸侯的礼节招待他...
    XQ1阅读 640评论 3 35
  • 退避三舍 :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不与人相争或主动让步。 春秋时候,晋献公听信谗言,杀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
    懒虫曰记阅读 288评论 1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