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杨梅
杨梅,想到它的时候,第一感觉是酸,然后是甜,接下来是牙齿软。
小时候,山里的一切能吃的花和果,都是孩提时代的美味。山里的每个季节都有不同的果实成熟,每到果实成熟的季节,孩子们都会去山里觅食。寻找是一种乐趣,采摘是一种享受,收获的果实是满满的欢乐。
家乡的山上长满了各种各样的树,叫的出名字的和叫不上名字的,应有尽有。杨梅树就是其中之一。杨梅成熟的季节,大点的孩子们邀约着一起去山上摘杨梅,小一点的孩子们也会跟着一起去,浩浩荡荡的队伍就这么出发了。拿着竹篮,背着小蒌筐,一路欢声笑语。矮一点的山坡上,杨梅树也矮些,低的地方,伸手就能够得到,这种杨梅肉少,核大,偏酸。我们把它叫“石杨梅”,这名字与它很相符合。
山林的深处,杨梅树也长的高大些,这种高大并非一般的高大。古老的原始森林,树木茂密,想要阳光,就要拼了命的往上长,所以杨梅树的高度想想便可知了。
跟在大孩子们后面的小孩子们看着高大的杨梅树只能流着口水了。大孩子们爬上树后,摇晃着树枝,熟透了的杨梅就纷纷离开了它们的家,站在树下的孩子们拿着竹篮子在下面接着。没接着的就掉地上了。原始森林里的地上积了厚厚的一层树叶,掉到地上的杨梅完好无损,捡起来后如获至宝,直接往嘴里塞。第一感觉,真酸,稍后是满嘴的甜,一颗接一颗,先痛快地吃个饱。紫红色的杨梅汁沾染唇间,脸上是饱餐一顿后满足的微笑。
杨梅除了红颜色的之外,还有一种是呈白色透明色状的。在家乡把这种杨梅叫白杨梅或水杨梅。这种杨梅树比较的少,走遍半座山才能遇上一棵。
记得那年初中毕业,与表哥和几个同学约好了去摘杨梅。去的那座山,平时很少去,但听说那山上杨梅树多。沿着崎岖的山路一路向前,沿途遇见了几棵石杨梅树,太酸。想着再往上走走看,看看能不能遇见更好吃的。功夫不负有心人,快到达山顶时,遇见了一棵白杨梅树,欣喜极了。这棵白杨梅树不高,站在稍矮的树叉上就能摘到,满树的杨梅被我们几个摘了个精光。一边摘,一边吃,一边赞叹。白杨梅比其他的杨梅都要好吃,糖分更多,更鲜甜。不知不觉就吃了个饱。山泉水,清澈甘甜,吃过杨梅后再喝山泉水,甘甜的泉水也变得淡而无味了。
那年以后再也没有去那片山上摘过杨梅。工作后,来到了一个盛产杨梅的地方,也到这边的山里摘过几次杨梅。这边的杨梅树大多是人工种植的,也不是在很高的山上,所以再也找不到小时候在那片深山老林里摘杨梅的乐趣,也寻不回家乡杨梅的那种味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