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逾半,一直奔走,马不停蹄
终于得空整理手机照片,才发现这一个半月来,落下很多文字,走过很多地方,但我从未停止过记录
而有些路,因为有曾经相遇过的文字和光影,便有了情结,一种寻迹的情结
2017年4月 京杭大运河
开掘于春秋时期,完成于隋朝,繁荣于唐宋,取直于元代,疏通于明清
它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古代运河,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历史书里的描述,仍有记忆。
春秋吴国为伐齐国而开凿,隋朝大幅度扩修并贯通至都城洛阳且连涿郡,元朝翻修时弃洛阳而取直至北京,2500多年,时光流淌…
大运河南起余杭(今杭州),北至涿郡(今北京)
近两年,到过杭州、扬州、台儿庄、天津……原来,我也途经大运河的许多段。
曾经,四月杭州,阴雨绵绵,走过北新关,一条并不宽阔的河道,那是我第一次见到大运河。
扬州是里运河的名邑,隋炀帝时在城内开凿运河,从此扬州成为南北交通枢纽,借漕运之利,富甲江南,成为中国最繁荣的地区之一。
走过天津,才知这是一座因运河而生的城市,逐水而居,因水而兴,曾经小小的直沽寨很快成为远近闻名的“天津卫”。
通惠河自北京至通州入潞河,赤赤经常会发一些运河的照片给我们,不论白天、夜景,都很美。这个四月,运河森林公园终于成行。
写至此,恰逢潞河中学520对外开放日→《520相约潞河中学》,赤赤说这是他的母校,百年了,很美,有机会一定去看一看。
2017年4月 浦口火车站
大头说“你来过那么多次南京,这趟带你走一走很少会去的那些地方”。浦口火车站便是此行的一处。
乘船渡江,穿过浦口码头,便是浦口火车站。旧码头、旧车站,烈日炎炎的树影摇曳下,有种“多少楼台烟雨中”的感叹。
这座中国唯一保存民国特色的火车站,1985年更名为“南京北站”,2004年永久性停运。后来,我才知道《情深深雨蒙蒙》、《金粉世家》等民国题材影视均在此取景。那首《离别的车站》至今都还能完整地唱出,依萍与书桓在车站如织人流中的依依惜别、燕西和清秋最后的擦肩而过……凄美的爱情里,总有着这样一座车站做布景,千言万语还来不及说,泪水却早已决堤泛滥。
还记得朱自清的《背影》吗?中学时熟读的课文,一字一句的细读斟酌,那个与父亲挥手告别的车站,也是这里。
2017年5月 广州
这一次,去了沙面。这一片因珠江冲积而成的沙洲,曾是广州重要商埠,历经百年。鸦片战争后,这里沦为英、法租界,曾有十多个国家在此设立领事馆,故今日之所见,便是欧陆风情建筑的缩影。
黄河浪笔下《故乡的榕树》,带着深深的乡愁,扎根在心里,儿时榕树下的缕缕记忆总是魂牵梦萦,一代一代地诉说。“我的心却像一只小鸟,从哨音里展翅飞出去,飞过迷濛的烟水、苍茫的群山,停落在故乡熟悉的大榕树上。我仿佛又看到那高大魁梧的躯干、卷曲飘拂的长须和化不开的团团绿云”。
2017年5月 成都
今年,赵雷的一首《成都》唱遍了各个角落 ,毫无征兆地在四海八荒火了起来,民谣轻轻地,朗朗上口,像极了这个悠闲的慢都市。落地成都的瞬间,便开始单曲循环。
2017年5月 河北赵县
去赵县,是突发奇想的临时起意,到了才知天下第一桥——赵州桥就在这里。小学的那篇课文还有着模糊的印象,百度了一下原文,简单明了的字句,比对着眼前真实的实物,其实我已经认识你二十多年了。
这些带着文字走过的路,有着不一样的美好
曾经在脑海里构筑过它们的样子,都还接近吗?
会惊喜、会失望吗?
岁月流转、沧桑变幻
寻迹,带着一点小小的仪式感
让一段旅程有了企盼和目的,在记忆长河中留下一笔
我想,这也是旅行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