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早上给汤弟介绍议论文的写法,这里用很短时间,写了两篇范文,用了最简单的框架,虽不是很好,但作为套路,具有通用性。得到大部分的分数就好。
随着人类科技的进步,信息越来越无处不在,几乎我们需要的知识都可以找到,很多人会困惑,面对这么多庞杂的信息,我们是浅尝辄止呢,还是深入阅读呢?就我个人而言,我是赞同深阅读的。(第一段引出问题,不要太干巴巴的,最后一句直接指出自己的观点)
一方面,浅阅读会让我们心浮气躁。我经常在公交车或地铁上看到很多人在刷手机,内容无非是各类新闻八卦或短视频,我只看到他们大多一脸困倦,手指一直在机械滑动,一则新闻经常至多看了个标题,根本没认真读里面的内容,就刷入了下一条新闻,貌似看了很多,事后能有多少收获呢?我以前睡觉前也喜欢如此,不知不觉刷到深夜,除了难以入睡外,收获的只是懊恼,懊恼自己一晚上啥也没做。另一方面,浅阅读会让我们理解内容很片面。信息太多未必是好事,或者重复,或者相互矛盾,我们在浅阅读中根本没时间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更无暇进行思考,对信息进行甄别,这种不经过自己的咀嚼得到的收获只是浅层次的,不会对我们有太多的帮助。我一直有种体会,好的书籍是需要反复斟酌的,在一遍遍阅读中,我们会有不同的体会深度。如我以前阅读金庸的笑傲江湖,开始只是觉得情节很有趣,再读,会觉得作者的写作手法高超,细节描写很细腻,第三遍再读,会感叹于作者对人性的洞悉,和对社会的认知。如没有深入阅读,是不会体会到这么深的层次的。(第二段是主体内容,一般要从两个或三个方面论证,事前就要想好框架,可以分点写,前面要有一点论证,需要的论据可以引入典故,没得写就写自己和身边的人)
在信息膨胀的今天,我们每个人的时间都是有限了,这就需要对信息进行斟酌,选择有意义的内容进行深入阅读,而不是牛嚼牡丹,早早了事。这貌似勤奋,实则不过是白白耗费了时光。(第三段再点题,但不要写的太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