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你又要开始新一轮的健身了,是安排晚上还是早上?一周安排几次锻炼最减脂?做有氧还是无氧?
听说你特别上进爱学习,想找大咖请教下:是做碎片化阅读还是系统化学习?是买来书本自己读还是听牛人领读?学英语是死磕单词还是每天收听BBC?
育儿更是不想落下的,是让孩子从小多识字呢,还是更多感受下绘本的色彩和画风就好?是多做习题还把精力放在阅读和游戏上?课外班选哪些?
… …
生活中充满了选择题,每一次选择带来的都是截然不同的结果,为了避免走在错误的道路上,我们常会投向专业的人寻求帮助,比如私教、学霸、老师、心理医生、中医、专家、或者仅是身边可信任的朋友…
其实,你知道的,在这个世界上是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感受你的感受的。好比这浩瀚的宇宙中,绝对没有两颗一模一样的 行星一般,人世间也绝没有一样的甚至是类似的大脑,人和人大脑之间的区别,远比你想象的要大得多得多。
任何人的归宿都是自己。健身教练不会全部知道你所有的身体状况;学霸不知道你的思维习惯更适合哪种学习方法;而孩子的老师也不会比你更了解你的孩子;中医、心理医生、专家、朋友…亦是如此。
我们的一辈子就是在寻找自己,听从自己的内心,同理她照顾她安慰她哄着她…就这样,跟随内心和直觉,最终她会告诉你,你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如何去做。
我们的思维比我们想象的要更加保守,人类其实是“认知吝啬者”:因为大脑的信息处理能力有限,我们并不会理性分析全部信息,再做出最优的判断,而是会找捷径,依赖于直觉偏见,做出一个说得过去的决策。所以我们的思维总是倾向于维护现有的知识、信念、态度、偏见、以及权威。所以,面对选择,除了相信权威,我们更应该做的是,根据我们每个人本身的情况,深度思考和分析并找出最适合自己的那个答案。正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就是这个道理了。
在直面自己的过程中,需要提及的一点是,一定不要骗自己!我们做的很多事情都是为了达到某个目标和结果,而不是追求时间或者次数啊,一年读了50本书又怎样,跑了几万公里又如何?如果只反复阅读一本书十几遍甚至上百遍,且读一次的时间简直慢死了,又怎样?我只要把作者的所说所思所想实践好了,不就和作者更近一步了吗?毕竟每一本好书都是作者几年甚至一辈子的心血。给孩子买了好多的益智书籍或者益智玩具又如何?你是不是因为有所作为了而心里就踏实不少?事实是,重要的环节还尚未发生,后期的漫长的做的部分才是最出效果的重要部分!
有了以上的认知,当我们再次面临选择的时候,就不要想都没想便急燎燎地找权威找专家了吧。每一个人都是迷失的佛,佛就是一个觉醒了的人,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