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别裁》阅读分享(二)《为政第二》
孔子所提的“为政”是教化,教化是中国文化的名词,不能看成是教育。教是教育,化是感化,但过去又不叫作感化,而叫作风化。为政的意义包括了教化。因此第二篇《为政》,也是谈到了学问的外用的道理。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孔子提出来,为政最重要是“德”。春秋战国时代,“道德”两个字,是很少连起来用的,那个时候,道是道,德是德;魏晋南北朝以后,到唐宋之间,才把这两个字连起来,变成一个名词为“道德”。
孔子这句话的意思是:为政以德,内心有道,表现在外的行为就无懈可击。譬如北辰,有中心的思想,中心的作风,以道德的感化,你在那里本身不要动,只要发号施令,下面的人就像满天无数的星座,都会跟着你的方向动。岳飞这句“存乎一心”的“一心”,就是“万众一心”的意思比较恰当。那么“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就是这个道理。譬如说,一个领导的人,一个主持的人,对任何一个方法,一开始你就要先透析它的流弊,毛病出在哪里,先找到病源,把它疏通了,再不会出毛病,然后才能无为而无所不为。
道家的庄子说:“飓风起于萍末”,这句话是说,个人也好,家庭也好,社会、国家、天下事都是一样的,如果小事不在乎,则大问题都出在小事上。“飓风起于萍末”,大风暴是从一个小风波来的,实际上没有偶然的事情。《易经》告诉我们,天下的事,没有突变的,只有我们智慧不及的时候,才会看到某件事是突变的,其实早有一个前因潜伏在那里。
孔子说:“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有耻且格。”假如以道德来领导,每个人都有道德的涵养,“齐之以礼”,以理教化。这就谈到了礼义精神了,大家能自动自发,如果做错了,有那惭愧的心情,这样做到人人有耻,不敢做不道德的事,不要等到法律自裁,自己就很难过,这就是有耻。到了这种情形,则“且格”,就达到了政治目的。所以他主张用道德的政治、道德的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