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看到一段话,看了莫名伤感。
“最怕的是你以为自己是主人公,演着演着发现自己只是路人甲乙丙丁,靠别人烘托起来的存在感终究是泡沫,幕谢了,梦幻就破灭了。你纵有千般美好,也只剩下了自顾自怜。生活本就是茶米油盐,甘于平淡的人,才能看得明白,活得扎实。”
人年轻的时候,哪个不觉得自己是主人公呢?至少会把自己置于世界的中心来考虑问题吧——在意别人的看法,期望向全世界证明自己。
记得三四个月前看过一个年轻姑娘写的文章(在她的公众号里,老实说她公众号里的文章确实写得好,内容详实,史料丰富,文采斐然),里面有句话说:如果一个人38岁还没成功,你叫我说什么好呢!当时我真的被震到了,因为我就是那个马上38岁但跟成功八竿子都打不着的人。好吧,雄心万丈的姑娘,祝你成功!
虽然对她的话有点小小的“逆反”,(我都这么大把年纪了,还为小青年的一句话耿耿于怀,笑自己一个!)她的公众号还是照看不误的,因为写的确实精彩。可是看着看着,突然没有更新了,而且一停就是一个多月。咋回事?怎么就停了呢?我心里嘟囔,默念着她的那些好文章,听说都结集出版了呢,难道不想再发东西了?
忽一日,她又有更新,仔细一看不是文章,是个消息哦。她在解释自己为什么那么久没更新。说是病了,很严重,好像是腰椎间盘突出,坐都不敢坐,现在发的消息也是站着打字的。
后来她的公众号几乎不更新了。
有时我盯着手机里她那个被置顶的公众号,莫名难过。哎,又一个“主人公”可能又要变成“路人甲”了。估计她是太拼了,年纪轻轻就得这种病。雄心万丈没错,想当主人公是每个年轻人的梦,可是我们大部分人有那个命吗?
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可是这个世界不是随随便便就会让一个人出名的。建立功名,宛如沙滩上建城堡,不仅仅是看你建得够不够快,还要看你建得够不够扎实,够不够久,考验的不仅仅是你的速度,还有你的耐性毅力。因为沙滩上的城堡最易坍塌,即使不坍塌,风也会来磨它,雨也会来打它,鸟也会来蹭它,蟹也会来爬它。你必须有无限的耐性,把地基打得牢牢的,还必须不怕麻烦,把每天被风吹雨打鸟蹭蟹爬消耗掉的部分补回去,再做高一点——一点够吗?哦,我想一点是不够的。因为你只做高一点,第二天风雨鸟蟹又把它们给消耗掉了,你必须每天做很多——但你的健康是否承受得住?所以,雄心万丈的、刻苦能干的都不一定会成功。它们都只是成功的必要非充分条件。
要想建功立业,你必须雄心万丈、刻苦能干、专心致志、耐磨耐烦,最后还有一条,也是最关键的一条,身体倍棒!
张爱玲还说过另外一句话:你还年轻?没关系,过几年就老了。这里最不缺青春了。
这也许是世间最凉薄的话。但也是最发人深省的大实话。
亲爱的,你的主人公的梦怎样了?如果问这样一句,我想每个年龄段的人的回答都是不一样的——从青年时的踌躇满志到中年时的吞吞吐吐,可能最精彩的回答来自于满头银发的大叔大妈,他们会笑着戏言:哦,你是说电视剧里的主人公么?我爱看电视剧,能有个好身板舒舒服服地躺在床上看个电视剧,我就心满意足了!
人的一生,是梦想蜕变的一生。
有的人实现了年少时候的梦想,但“一将功成万骨枯”,更多人的梦想被风吹雨打,飘零散去。
但我们因此就不努力了么?当然不会。
我们要让梦想回归到自己的内心里来。不要用外在的价值来评估自己,不要追求世俗的成功。因为正如前面所说的,追求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你有极大的概率会失望。
最佳的状态是,还在很年轻很年轻的时候,你就经常自问——你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你想给这个世界带来什么改变?是什么真正深深地吸引着你?
如果你能找到让你痴迷的东西,并且愿意无怨无悔地投入,那么恭喜你,你已经成为你自己的主人公,而且无论世事如何变迁,这个主人公的地位永远不会改变。
因为你是自己的王者——你踏踏实实不惧万难,只为为你深爱的领悟带来一点点改变。
那么,在别人眼里你是主人公或路人甲,又有什么关系呢!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