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要说的事与微信有关。如果不是这件事,我还不知道自己是个傻逼。
就在昨天和一个朋友聊天,提到了新上市的iPhone7,朋友说小甄已经买了。我说你看到小甄用iPhone7了?她说看到小甄拿iPhone7晒朋友圈了。我说我怎么没看到?以为自己没看到小甄发的信息,带着漏看小甄朋友圈的遗憾和对iPhone7的新奇找到小甄的名字,却发现已经被屏蔽,无法看到她发的任何信息。
发现这件事一点不难过是不可能的,可是这件事也让我知道自己是个傻逼。
微信已经越来越贴近人们的生活,远远超越并逐渐取代了短信息的功能。如果你想了解某人的生活圈子,看他的朋友圈;如果你想知道某人的兴趣爱好,看他的朋友圈;如果你想了解某人的精神状态或心情,看他的朋友圈;如果你想知道某人的格局或格调,看他的朋友圈;如果你想知道某人最近在做什么,看他的朋友圈。即使是那些不发朋友圈的人,你同样可以知道他不喜欢使用朋友圈。可见,微信提供给你一个认识世界和认识他人的窗口。
不仅如此,微信还有“分组可见”、“拉入黑名单”、“设置某人不能看到自己的朋友圈”等功能,这些功能真是吊炸天,我不就刚刚被这样的功能伤害了吗?难怪大家经常收到一种实验性的微信,说按照提供的方法可以知道哪些人把你拉入黑名单。而我却从来没有按照它提示的方法去做,一来是不知道此实验的真伪,二来不愿意考验人性,三来实在觉得这很无聊又浪费时间。
我发现自己是个傻逼,而且那些过度地使用和被别人使用“分组可见”、“拉入黑名单”、“设置某人不能看到自己的朋友圈”功能的人同样是傻逼。注意,此处我使用了形容词“过度”,因为偶尔使用是必须的,比如加班的朋友圈要屏蔽父母等。
有些事你不想让某人看到,于是你设置了屏蔽,你以为某人永远不会知道。可是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你忘记了你们有公同认识的朋友,你忘记了共同认识的朋友会说起你朋友圈的一些事,你忘记了别人的一个截图会让你无法辩驳,你忘记了这种行为早晚会遭遇尴尬。那么你说,这样的行为是不是很傻逼?
你把某人当做多年的朋友,你们共同经历过一些人一些事,时光流逝了,事过境迁了,你们很久不联系了,也很久没在一起聊天了,你依旧把某人放在朋友的位置上,你对曾经的这段经历充满了感激。可是某人却在微信屏蔽了你,你看不到某人发的信息,别人可以看到,这个别人可能和某人的现实生活一点交集都没有过,可能只是一个微商、一个代购、一个曾经撩过的陌生妹子。原来你在某人心里的位置还不如一个微商。你还把某人当朋友,那么你说,这样的行为是不是很傻逼?
很多使用微信的人可能都或多或少地使用过这些吊炸天的屏蔽功能,我们屏蔽别人,也被别人屏蔽。有一些屏蔽是出于便利和善意;有一些屏蔽则是出于伪装和隐瞒。而这种出于伪装和隐瞒的屏蔽还是少用吧。
这个世界越来越缺少真,毕淑敏老师说,人生的第一要素不是善,而是真。我已不惧怕残酷的真相,对过失可能的恶略后果有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勇气。真诚是有层次的,真诚是有讲究的,可以分成建设性的和破坏性的。愿每个人从此都更多更丰富地向这个并不美好的世界,贡献我们建设性的真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