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来自山川湖海,却囿于昼夜、厨房与爱。”
我原本是一个不喜欢家事的人,总感觉花时间在家务上没有价值,当然更重要的是不享受油渍、污渍和杂乱无章的场景,所以更愿意坐享成果。
所幸的是在娘家被宠着,出嫁为人妇也只做了短暂半年的贤妻自己亲手操持家事,后面婆婆就住过来了,一开始是做好了献殷勤的心理准备的,结果婆婆超强大,家事就是她的事业场,干脆利落高效还干的漂亮,原本就笨手笨脚的自己一下子就出局了。我也乐得轻松,所谓一山不容二虎,家事的山头我就不要去争大王了。
去年婆婆忙着带新外孙去了,原本的三代同堂没有过渡就直接进入了三口之家。上班族的老公,需要朝九晚五;我属于创业族,脑力活比较多,除去出差的日子,时间空间都相对自由一些,为了对号贤妻良母一称,我自然主动包揽了大部分的打扫、整理和洗涤的工作。
老公到邻居家串门儿,经常拿我打趣,“我们家的洗个碗都是名堂搞尽,扫地机器人、洗碗、洗菜…各样怕脏手,一样事情一副手套,隔几天换个道具;做事又磨蹭,别人拖地她非要擦地,我倒看看她玩成啥样?”
我得承认最初我是一颗战斗心在面对家事,一心想着怎样高效、不麻烦,每天每天的排列测试怎样统筹事情的顺序花的时间最短,能集中火力就绝不分散时间,能几天一次的就绝不分期,但整个过程终究是痛苦的,于是一度动了请阿姨的心思,给自己的理由是可以把时间花在更有价值的事情上。
对于痛苦的事情,一贯以来我是要么斩断要么转化。在自己不喜欢的事物中寻找乐趣,迅速转化不享受的生活状态,所谓苦中作乐,是我擅长的。
诚然无论谁和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做自己喜欢的事情都会很容易获得幸福感,所以一个人与痛苦同在的能力,和不喜欢的人事物和平共处,把不喜欢的转化成喜欢的能力才是幸福的核心能力。
有一天重读蔡颖卿的《在爱里相遇》,我认真感受一位忙碌的母亲一心借美食、家事创造与亲子共处机会,为孩子传递爱与身教的真心。
一位兼顾事业的妈妈还能想要把家收拾的整齐不紊,她的心情一定是平和安宁的。
这是一种稳定感,这种稳定,传递给孩子的是生命的安全感和秩序感。
那一天开始,我也为自己换了一颗心来重新感受家事。当一颗心可以静下来,就可以感受得到水龙头的流水拂过手背和手心,可以感受水的温度;感受地板的污渍油渍被一点点清理恢复光洁明亮的成就;感受过时过气的家物与我断舍离,而一次次增强的内在力量感,感受自己更清澈不拉扯、不纠缠的能量;感受洗净的衣物迎风迎阳飘舞的清香;感受为家里添一盆花、一枝百合、一件适用的物件,打造自己的喜乐空间的喜悦和幸福感,一点点把家点缀成自己欢喜的样子。
忙碌的日子,有压力的日子,就把家务的时间当成放松和换得安静思考的片刻,或者伴着家事听听音乐、听课、看片,虽偷不得浮生半日闲,却也能在这一时半刻远离逻辑与规划,安享当下。
此刻的我,已经能在家事的亲力亲为中,收获自己喜欢的生活品质和乐趣,也给自己提供了心灵安静的美好时光。
兼顾家庭与工作,我学到为人妻为人母最重要的功课是跟时间好好相处,当你怀抱一颗真心想要得一份平衡的时候,我的答案是,一定可以的。
这其实也确是我们可以向生活学习的地方,一边感受自己的忙碌,一遍感受自己还在生活之中,不再是真空中的女子。生活不仅仅只是价值与生产,还有脚下与体验。
如果生活要有余裕之感,凡事都要提前准备。用心布置一个家,使我感受到自己在忙碌中,还有紧紧掌握生活的能力。——蔡颖卿
作者:欧阳赫瞳
“静心、读书、书写、分享”,
与我而言,很美好的四组词,
我愿意这样安放我的余生。
欢迎您用任何方式表达:关注、点赞、评论、转发、打赏,我都能接收你的欢喜共振。感恩在简书相遇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