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迭代中常见的数据方法有 事件分析、漏斗分析、留存分析、用户路径等,而这些分析方法也大都集成在数据分析工具中(growingIO,神策, amplitude,interana 等),熟练掌握数据分析方法已经对应的应用场景,有助于通过数据驱动产品持续优化。本系列文章将向大家系统的介绍以上提到的数据方法、在各数据分析工具中的使用姿势、应用场景,今天向大家介绍使用高频方法“漏斗分析”。
1.什么是漏斗分析&能解决什么问题
漏斗分析是衡量流量转化、页面转化的高频数据分析方法。
在新增用户部分--经常遇到产品在各个渠道买量很多,但能够触发核心行为的用户却少之又少:(1)用户在哪个环节流失了:跳转下载?下载安装?安装使用?以确认哪个环节是用户放弃最多的;(2)哪个渠道的用户质量好,能够有效的触发核心行为呢?对于电商:在活跃(非新增)用户部分,(1)电商用户体验流程是 浏览商品、查看商品详情、加入购物车、提交订单、付款成功,每一个环节的转化情况是否良好? (2)如何提高购物车-提交订单的转化率?这些问题都可以借助漏斗来分析,这个优化点。
2.漏斗分析使用姿势
漏斗分析需要设置 窗口期(转化周期)、 结合时间范围、过滤(筛选条件)、分组(维度)来查看。
窗口期(转化周期):用户完成漏斗的时间限制,也只有在这个时间内,用户从第一个步骤,进行到最后的一个步骤,才能被视为一次成功转化。例如,窗口期=7天,一个用户只要在7天内完成了漏斗中的步骤就会被视为“完成漏斗”。
时间范围:支持选择任意时间段。
过滤(筛选条件):可以精细化查看符合某些具体条件漏斗。1.用户属性的筛选,比如选择性别=“男”,来查看男生的转化过程。2.指定步骤的属性的筛选,比如在“浏览商品详情 -> 添加购物车 -> 支付 ”电商典型漏斗中,支付的属性为“支付宝”。
分组(维度):支持将某指标基于 分组(维度) 进行更为精细化的漏斗分析,如:将“浏览商品详情 -> 添加购物车-> 支付 ”基于“地域信息”来拆分,看到各地域的漏斗信息。
以上组合起来: 某个时间段内,特定人群(eg.用户属性或者触发某个事件)的转化过程(漏斗分析),并可以按照分组来查看。
注意:
(1)大多数分析工具中的漏斗分析都是针对“独立用户数”,而不是次数。
(2)漏斗没有强顺序,中间可以穿插其他的事件,只要在窗口期内完成即可。窗口期为1天的“A->B->C->D->E”漏斗,在用户触发A->B后,又到了A(属于漏斗流程的其他事件)或者F(属于漏斗流程的事件),会记录A->B一次,由于A->B已经记录过一次,则A不会被记录第二次,而F由于不属于漏斗内事件,则不参与统计。
备注:用户属性: 代表用户自身特质的一些属性,包括预定义属性和自定义属性。事件属性:事件的通用属性或者某个事件的自定义属性。
多组对比时,漏斗展示形式:
(1)诸葛IO可以展示2组及以上;
(2)神策、growingIO最多只能展示展示2组
综上,对比神策、growingIO、诸葛IO:个人神策的自由度大一些,尤其是体现在窗口期上、筛选方式。(1)窗口期神策能够自定义分钟&小时粒度的,而growingIO,诸葛IO只能支持到天粒度。 (2)筛选器,神策支持多个事件之间使用and或or 的逻辑,growingIO事件间仅支持and,则无法得到“访问页面=“详情页”或者 访问终端=“PC”的组合”)。
此外,漏斗分析在umeng、腾讯分析、百度分析等统计分析工具中也有体现。
3.应用场景举例
(1)渠道分析
通过“广告的曝光->点击->下载” 漏斗分析,找到最佳投放广告的渠道。如下图展示可以看到baidu的总体转化率高于全部 6个点。
(2)通过漏斗分析聚焦用户差异。
新增用户的关键行为转化过程:启动app->登录->进入直播间->直播互动->送礼物
对比查看不同国家的,图中可以看到中国与总体在后两个转化中差异大于1%,尤其是在进入直播间->直播互动,当然差异的背后还需要进一步的洞察,以更好的利用这个差一点。
4.碎碎念
漏斗分析也多集成在各中分析工具、自家平台 提供给数据、产品同学的是可以提高工作效率的“术”,而达成KPI、优化产品、用户增长 都不能业务的“道”,希望大家在结合业务优势 通过数据 驱动产品持续优化。
分析工具的体验地址,只需要注册下就可以使用:神策产品体验地址、GrowingIO体验地址、interana体验地址、amplitude体验地址 、https://demo.zhugeio.com,后续也将对比各款数据分析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