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艺术都是倾向音乐的状态,美与美术的特点是在“形式”“节奏”,它所表现的是生命内部最深的动,是至动而有条理的生命情调。
美的形式的消极作用是间隔化,如图画的框、雕像的石座、剧台的帘幕等,这些美的境界都是由各种间隔作用造成。美的形式之积极作用是构图,使片景能织成一内在自足的境界。形式之最后与最深的作用,不只是引入精神飞越,超入美境;而在它能进一步引人“由美入真”,探入生命节奏的核心。
西洋文化的主要基础在希腊,西洋绘画的基础也就在希腊的艺术,注重形式严整的宇宙观。希腊艺术理论以形式美与自然模仿为最高原理,如建筑、雕刻。而现代的中国画因为各国文化交流增强,也有了相互交汇的时空,有中国画家运用西洋画的技法绘制抽象派的作品,也有西洋画的作家艳羡中国化的神韵而试图用西洋画的质料来表现中国画空灵的意境,虽然在绘画界对此还有诸多争议,但是笔者以为这未尝不是一种有趣且有意义的探索和尝试。
正如宗白华先生所言,书画通于音的境界,而“音”特别是自然之音是没有国界和派别之分的,即使人们生活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之中,即使我们用以表达美的方式不尽相同,但人们几千年来对于美的不懈追求却从未停歇,绘画,建筑,诗歌,音乐,文艺,这些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也中因为他们的多样性不断的丰富着我们的审美和我们的生活,我们明白了中西画的不同,更加有助于我们对中西画的欣赏和理解,宗白华先生的《美学散步》,适合我们在不同的时间里一再的细细品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