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一些事情随着时光深入浅出的影响着我们,我需要面对,你也需要,谁也无法转身逃开
---记晨光曦
我叫晨光,生长在长江以北淮河以南的地方,我是个极度平凡的孩子。那时各家各户都很穷,还有到菜园里偷菜的人呢,我家的菜就被偷过。那时候我心里愤愤不平的,自己家里都吃不上肉,只能吃点白菜,你们这群黑心的还偷,偷的我都没口粮长个了。爸妈倒没我这么生气,只是叹几声气罢了。
小时候没什么朋友之说,自己家又与同村的别家离的较远,所以我都是跟哥哥姐姐玩,哥哥姐姐比我大,自然是有可以欺负我的优势,不过念着我们都是同一个娘胎出来的,我还比他们小,对我也还算是照顾的。那时候能玩的游戏无非就是猜拳躲猫猫之类的,我比他们小,智力也算低了两层,所以总输。后来玩耍的圈子扩大了一些,我也算走出家门,冲向村里了。我新认识的是离我家七分钟路跟我同岁的一个女孩,她叫马连,她还有个姐姐。我很开心,毕竟同龄人之间是没代沟的。记忆中,有一件事情比较深刻,那天,我跟马连在玩看谁能把东西扔的更高的游戏,起先都是扔些小布团、土块之类的,后来不知咋地,我一抬脚,一用力,脚上的拖鞋就飞上了她家的土房顶。她一看,有些慌了,我倒不觉得,看来小时候就可以看出我是个后知后觉的人了。我站在一边开心的笑着,拖鞋都上房顶了,不错不错。她找来了她的爸爸,用竹竿把我的拖鞋挑了下来。还好,她的家长不凶,我走的时候还让我下次多来玩。
小时候的冬天很冷,那时候没有全球变暖这种说法。四季也是分明的厉害。土房里还有裂缝,风吹得更是肆无忌惮,似乎要把所有的冷都加注在我们一家五口身上。早晨,我们要起床上学,爸妈就起的比我们更早,因为要做饭给我们吃,农村人爱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所以甭管啥事,吃饱饭再说!我们吃饱之后就去上学,还好我们三个都是一家小学,所以爸妈不用担心这一路安不安全的问题。我们家离小学大概有半个小时的路,一路玩玩乐乐也就到了。中午放学也是回家吃饭。我家厨房很小,就是在土房旁边搭了个小屋,有个灶台,能生火做饭就可以了。不过在冬天,厨房小,反而好。我们每个人的碗里盛了饭装了菜之后就找个地,左不过还是在这小小的厨房里,所以一吃饭,就是热气腾腾的,很暖和。记忆里,比较稀罕的菜就是白菜心了,因为那时冬天自家菜园子里只能种白菜了。我经常都是站在锅炉边的,非让妈妈给我挑着菜心才肯安心吃的。吃饱之后,我们三个还是要走半个小时的路去学校,有时兜里爸妈给零钱了,也会买零食吃,那时候有一毛钱一袋的瓜子,吃到嘴里有些咸的味道。我们三个,一袋瓜子的时间,也就到学校了。小学的课程也算轻松,只是晚上回家后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一点都不轻松。那时候,到了晚上,家里地方本来就小,我们三就一人搬一个凳子把作业拿出来放凳子上写。谁先写完,谁先上床睡觉。我年龄小,所以总耍赖,每次做到最后,都让高我两年级的姐姐帮我做,姐姐那时候真是很顾念姐妹情分,每次都帮我做了。
印象中,我第一个学会的成语是:幸灾乐祸。
故事是这样的,有一天,我跟马连走着回家,天下雨了,风也刮的很大。我们的伞都显得很单薄,突然一阵风猛吹过来,她的伞被吹反了,我见了,便哈哈大笑起来,她指着我说到:你真是幸灾乐祸。我不解,便问她什么幸灾乐祸是什么意思。她生气了,所以没有回我,自己走了。我跟她在后面,不敢再说什么,就这样一路到了家。现在想来,小朋友之间很单纯,分一个糖吃就可以成为好朋友了,你跟我不喜欢的人在一起说话或者玩耍了,我就要跟你绝交了。如此纯粹不做作。
那时候树很多,我家土房前后就有枣树、梨树、桃树还有水杉。树多,到了夏天很凉快,尤其是晚上。我们一家人搬了凳子到院子里乘凉,会看见很多的萤火虫,一闪一闪的,绿色的荧光,在空中飘飘浮浮的。夜晚的风很凉,可以吹去一天的烦闷。我总会抬头望着夜空,漫天繁星,有可能它们是在看我,有可能它们也累了,要出来乘乘凉。我会数星星,但是这真是一个累活,那么多,总是会晃了我的眼,才数了那颗,又不知道这颗之前有没有数过,迷迷糊糊中我们就睡着了。不知道睡着以后是否有萤火虫偷偷潜入我们的梦中,陪我们一起忽明忽暗。
农村里的生活节奏很慢很慢,五年的小学就显得很漫长。还好,我的成绩不用留级,终于顺利升上了初中。
刚初一那会,我成绩不好,尤其是数学,考试只有四十一二分的样子,不过老天知道我是颗好苗子,赐给我一个好同桌,用来管制我。同桌很好学,不过那时的女生都很矜持,恰巧她又坐我里面,所以每次问问题都要我去问老师,我弄懂之后再回来跟她说。一来二去,我竟也漫漫懂得了这些方程函数之类的,我也渐渐喜欢上了数学,觉得每道题只有一个答案,只要努力做就一定可以做出来。最明显一点证明我对数学的热爱就是,我家离学校很近,我一吃完饭就立马回学校算题目。只有一段时间,回学校比较晚,那是因为中午在放樱桃小丸子。果然是红颜祸水啊,害得我都不去做题目了。
初二上半年,我的成绩已经可以进入班级前十名了,爸妈也挺开心。不过他们一开始就不知道我初一成绩差到什么程度,因为凡是我没考及格的卷子都不是被我烧了就是藏起来了。我记得,自己成绩好了之后有去找那些被藏起来的卷子,不过没找到,心里还有点惋惜,本来可以拿之前跟现在做个对比,让爸妈更高兴的。
还忘了说一件事情,初中那会我住校了,虽然学校离我家只有十分钟的路程,可我还是选择住校了,大抵是因为晚上要上晚自习,不想那么晚了自己一个人走夜路,让父母来接也不太好。
大我两岁的哥哥在我读初二,他要升初三的时候选择了外出打工,他要去的地方是上海。他是在晚上坐车走的,那时候我躺在寝室的床上,很久没有睡着,我在想着这个点哥是不是上车了,是不是离开我们县了。那时候,我不知道难过是一种心情,只晓得亲人要去离自己很远的地方,心里不好受。
哥哥是在秋天走的,所以那年春节也没有回家,直到离开之后的第二年春节才回了家。他给我带了一只钢笔回来,那时候,我希望收到的礼物就是钢笔,虽然我字写的不好看,但是钢笔却是我的最爱。他回家之后,我并没有自己想象中会和哥哥像以前一样玩耍,只觉得有了些距离了,看见了,也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直到现在,我都跟哥哥不是经常联系。大概就是因为他离开我过早的原因吧。
初三那年,我的成绩很稳定,一直是前十,所以升高中是不用担心的。不过我家很穷,爸妈的意思也是我姐已经在读镇上的高中了,家里有一个孩子读书就够了,我读完初中就可以去我哥那里打工了。我那时候不知道读不读书有什么要紧的,也就没说什么。后来我初三下学期的时候,我姐姐辍学了,因为她生病了,具体是什么病我不清楚,爸妈也藏着姐姐吃的药不让我知道,只晓得姐姐的身体状况不支持她继续读书了。于是我有了继续读高中的机会,而且我考的不是镇上的烂高中,我可以去读另一个镇上的算是市里排名靠前的高中了。还有一点值得炫耀的是,我的分数还可以,所以读的是重点班。
2005年秋天,爸妈给我收拾着行囊,不知不舍为何物的我跟着妈妈来到了高中,从我家到那所高中坐中巴需要一个半小时,也不算远,只是那时,不能步行就到的地方总是觉得远,因为我能驾驭自己的腿什么时候走,往哪走,却驾驭不了马路上那么多的四脚车。他们给我交了学费,安顿好住宿的地方以后,就带我去吃饭了,吃饭后,妈妈就说要坐车回家了,要不太晚天黑了,不方便。我连声说好,心里窃喜着终于没人管我了。妈妈的眼神有些复杂,不过那时候的我读不懂大人眼里对孩子的爱。
妈妈走了,我也没地方可去,这里我还不认识新朋友,所以我只能回寝室待着。我看着寝室里那几个在整理床铺的陌生的面孔,突然就哭了。我跑到马路上去,想找回家的车,可是找不到,我突然觉得学校离车站这段路好远好远。远到可以成为我哭泣半个小时的理由。哭够了,天也要黑了,肚子又开始饿了,这里唯一有点熟悉的地方还是学校,所以我只能回寝室。我的上铺还在铺床,我对她印象不好,因为我舅舅坐在我床上吸烟的时候,她表现出很明显的不满。后来我们确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这也不禁让我感叹,人生啊,真是非常的神奇。
我的不适与陌生感渐渐消失,有句话是很有道理的,所有你无法面对的一切都交给时间,时间会帮你解决,你无须担心。我认识了我座位前后还有寝室里的人,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太内向了,不敢跟其他人接触。之前说过,我的班级是这所高中的重点班,不幸的是,我的成绩在这个班级里排名靠后,我突然无法面对起来,没有奋发向上,于是我的成绩越来越差,到最后,已经是烂泥扶不上墙了。写到这,我有些心痛,初中那么好的成绩,现在竟成了这样。我不敢家里讲,一点都不敢。
那时候,我们高中实行的是全封闭教学,每周就周日下午放半天假,每天白天除了吃饭时间就全部在教室待着,不是自习就是上课。早自习似乎是从六点开始,那时候的我,每天晚上都睡不饱,于是早上晨读的时候眼睛都睁不开,索性把他们读书的声音都当背景音乐了,我就那样睡着了。印象中,有次是过了五一劳动节回来,我跟同桌都在早读课上睡着了,我是坐里面,同桌坐外面的,朦胧中,觉得旁边有个黑影,在那里站了老半天,于是我半睁着眼,并且戳醒了同桌,原来是班主任,我们两立马睡意全无,还好还好,老班看上去不像很恼火的样子,他不解的问着我们:是不是回去插秧了?然后就走了。我跟同桌相视两茫然。那个时候,我遇到不会的题目也不想问老师,于是不会的越来越多,后来就像洪水冲开闸门一样,挽回不了了。
我的成绩一路差一路差,就这样差到了高三。那时候是要高考的紧张时期了,学校经常会办冲刺高考之类的动员大会,在大会上,我听着那些慷慨激昂的陈词时,心中就有了一股力量,自己要加油,要对得起父母,要考出一个好成绩。没有高考,我拼得过白富美么。只可惜,政治上也说的好,人无时无刻都在变化着。动员会后的我跟会上的我已经不是同一个人了。我还是一如既往的消沉。
08年的高考没有任何悬念,我的成绩非常差,仅有420分。用那三年的我没有努力过的时光换来的三个数字。父母心情很差,记忆中,他们没骂我,或者是骂了,我不记得了。知道分数的那几天,我精神有些恍惚,现在想来,这么差的分数是情理之中,我这种没学习过的人考了高分,让那些日夜苦读的孩子情何以堪。老天,始终如此公平。
爸妈商量着,他们问我是不是想复读。我很坚定的说,我不要复读。他们也无奈了,说那出去打工吧。听了这个,我突然就害怕了,我不要出去打工,我不想出去打工,我才高中毕业,我出去了做什么,我一辈子都要做普工么?我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没有说话,就沉溺着这些恐惧。过了一会儿,爸妈说:读专科?我的脑子嗡嗡的,我点了点头。
我没有在离家很远的地方读大学,是在我们省的省会城市,合肥。其实我也报了北方一点的学校,可是我妈打了电话给我们班主任,说把这个志愿划掉,原因是我妈说北方吃馒头,怕我吃不惯,还是在南方吃米饭吧。我当时也是信以为然,现在才知道,北方也可以吃米饭的。
上大学,是哥哥送我去的,那是我第一次到一个需要大家都说普通话的环境。我不知道怎么说。所以只能让哥哥跟接我的学姐交流,自己傻傻的站在一边。我哥似乎跟那学姐很聊得来,还问她要了电话号码。我心里坏笑着。办完手续后,学姐还带我们去买了棉被。安顿好寝室之后,我哥带我去吃饭了,那时候第一次在饭店吃饭啊,我哥点了三个还是四个菜来着,我说我们就两人,吃这么多干嘛,浪费啊。吃完一结账,竟然要五十多块钱。我说太贵了。我哥笑笑,说没什么。饭后,他带我重新回到学校,我知道他要走了。我的鼻子突然一酸,他说你不会还想家吧。我没笑,只说,怎么会呢。想家干嘛。我哥说,那就好。哥走之前,我还说,你看上那个学姐了?我哥说:她不是什么好人,我说怎么了。我哥说,她卖你的那床棉被,她是拿了提成的。我看见了。我一听这个,也很恼火。这不是坑人么。然后,第二年,我也做学姐了,卖给了别人一床被子,赚了五十块。
大一相对高中生活,那真是绝对的轻松。
那时候我跟同寝室的老六(我们是按年龄大小排名的,我是老二)都还不会上网,其他几个虽不说熟练,最起码不至于连个能表明QQ都没有。于是我跟老六决定奋发图强,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去学习网络。军训有半个月的时间,每天军训一结束,我们就跑去网吧。具体每天学什么倒是不记得了,只知道军训结束后,我跟老六已经会装扮空间了。我们寝室的几个女生,都不住口的赞我们两个是学习计算机的料,不应该学物流管理。印象中,我们是有冲动改自愿的,但谁也没有行动。我跟老六都是三分钟热度的人。寝室里只有老大是合肥人,老大很白很瘦,绝对的美人坯子,老三也可以,很白,身材也不算肥,老五呢,挺瘦,长得也还可以,老四呢,有点卡哇伊,不过不是咋一看就能联想到瘦的人,老六,像小孩子一样,喜欢我们哄着她,我呢,又肥又黑。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