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是 2016 年 4 月 10 日。今天是 2016 年的第 101 天,也就是说,从 1 月 1 日开始,已经过去了 100 天。100 天过去了,你有什么进步吗?
我很在意进步,但我总是尽量不去关注它,因为那样经常会使我格外焦虑。可是我真的很在意进步,所以我应该有个什么办法可以让我不那么焦虑地关注它,于是,我想出了个办法:
记录我做过的事情。
很多人都知道我有记录的习惯。记录行动的好处在于,它不是以 “成果” 为焦点的,它是以过程为焦点的,于是不仅基本上不引发焦虑,还特别地有治愈效果。偶尔焦虑的时候,拿出来看看,知道自己已经做了很多注定会产生结果的事儿,注定会改变自己未来的事儿,于是,那些因为自己做错了、因为自己做得不够好的事儿,就不会引起太大的焦虑。
1 月 1 日之后,我又写了很多篇文章。春节前后用了整整五天的时间整理了《新生——七年就是一辈子》的电子版。最近写的一篇长文,《如何判断自己的文章好坏?》仅在微博上就已经有累计超过 100 万的浏览量。
3 月 1 日,新生大学的微信公共帐号开通,目前已经有超过 6 万的订阅量。
情非得已(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于 1 月份确认接收真格基金的天使投资。至三月底,技术团队人数已经扩充到近 20 人。3 月份,新生大学的 APP 开始内测,虽然中途有很多错误,功能依然不够完善,但我们有最耐心最 nice 的客户群体,为我们做了大量的细琐工作。目前,iOS 正式版已经提交 iTunes Store,等待审核通过。虽然审核通过的时间不是我们能决定的,但理应在下周末之前通过审核,届时 Android 版本也会一并发布。
从 3 月中旬开始,我基本上每天面谈两到四拨人,为情非得已培训孵化各类群主,目前正式签约人数已经超过二十位。与此同时,新生大学的创作团队培训基本完成,已经开始可以提供最基本类型的稿件。
除了这些之外,还有很多事情,光记录标题我数了一下大约 150 个,平均每天三到五条。
看了下列表,发现生活已经被改变。还好,即便很忙,追剧、看电影之类的,却出于对生活的热爱熬夜也没放过,刷剧集一堆:两部美剧,纸牌屋第四季、行尸走肉全六季,还有两部韩剧,未生、信号。以及若干部其实不怎么样的电影……
说这些的目的很简单,告诉大家我是个一如既往在行动的人。虽然有很多人鼓励我、支持我,甚至可以说是督促我,但实际上我确实是那种就算在真空里也要起码做一点布朗运动的人。
接下来说一下关于社群的事儿。
在起点上,我并没有公布我的所有计划。这基本上是我做事的典型模式 —— 凡事尽量做出来再说,虽然有时候不得不提前说。
另外一个原因是,我知道天下所有的计划,都必然在执行过程中发生变化,有时小,有时大。若是着手去做的事情,不是历史上做过无数次的事情,而是需要创新的事情,哪怕是一点点的创新,那么对应的计划遇到挫折、反复、调整、变更甚至废弃的可能性就很大。
2015 年 12 月 25 日,《七年就是一辈子》预售结束之前,这事儿看起来就是我写一本书,然后发布两个并行的价格,一个是免费的,一个是收费的,不仅是收费,还收的是年费,而且貌似还不便宜……
再后来,我告诉大家,这是一本众创书籍。《七年就是一辈子》,这本书的主旨其实就是一句话:
我们必须持续自主更新自己的操作系统。
再展开,就包含另外一句话:
我们的操作系统主要由概念与方法论构成。
于是,所谓的 “持续自主升级”,就是指一个人不断地学习、打磨、整理、纠正、筛选那些清晰有效必要的概念与方法论……
《七年就是一辈子》这本所谓的 “书”,与大家之前在书店里看到的传统的书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比如,你很难看出来这本书所谓清晰的结构,分为几部分,每部分分为几章,每章有几节等等…… 读者看到的,就是一系列文章的集合。为什么?因为真实的世界就是这样的,有点混乱,有点纠结,有点模糊,需要不断地探索…… 所以,对我来说,这是一本写不完的书,为什么?因为我们信奉的是活到老折腾到老。
可是,我已经把框架整理出来了,范文也写完了。于是,社群成员要做的事情是什么?在未来的日子里,要写一本属于自己的书,名字叫《我的七年》,或者《某某某的七年》。里面是什么内容呢?就是一篇篇的文章,不需要有体系,不需要有规划,只需要每一篇写清楚一个概念或者一个方法论,持续地更新,持续地记录。每隔一段时间重新整理一下…… 最终,那里记录着你自己的变化。
我不是闲着没事儿才去看那个僵尸剧的。The Walking Dead 其实是个非常好的 Media Franchise 范例。霍炬知道我在研究这个领域,当机立断向我吐血推荐,于是我就当机立断看完…… 至于什么是 Media Franchise,大家可以去 Wikipedia 上搜索一下。The Walking Dead 的创作者,相当于定义好之后开源了一个设定:
突然有一天,病毒开始流行,所有人都被感染了…… 人们在死后会变成僵尸,被僵尸咬过之后也会变成僵尸,而僵尸只有被爆头(即,毁掉僵尸的大脑)才彻底死去……
在这个简单的设定基础之上,谁都可以开始创作了。
- 幸存者如何活下去,就拍了两季
- 讲如何成为一个团队的成员,如何才能保护家人,又拍了两季;
- 讲如何应对那些掠夺者,又拍了两季
- 接下来估计要讲的是,如何战胜奴役,估计至少两季……
这还没完,AMC 又出了另外一个衍生剧,叫 Fear of the Walking Dead,讲病毒刚开始流行的那段时间所发生的故事…… 理论上这是可以没完没了地拍下去的东西 —— 竟然都只不过来自于一个那么简单的设定。
其实你细想想就知道了,我做的事情本质上是一样的:我做出一个很简单的设定,然后做一个范例,然后鼓励大家、甚至我也愿意陪着大家一路走下去,记录下来,让大家都有一本属于自己的《我的七年》。
每个人的七年肯定都是不一样的,每个人的进步大小也肯定不尽相同,但这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 “事实上你并不孤独” —— 这是我要搞新生大学的最根本原因之一。我真的知道那些追求进步,不断前行的人在现实生活中有多么孤单,我自己就是那么一路走过来的,所以我真的懂那孤单有多么难以描述地可怕。
哦,对了,我原本有计划做个朗读版,但社群里已经有成员自发地录制有声版,我听了一下,效果不错,所以决定把时间花在其他地方。我有空的时候,尽量多做这种线上直播的讲座。
社群成员必读书籍,最近又增加了一本。这本书叫《原则》(Principles)。上一本是《领导梯队》( Leadership Pipeline )。新生大学的 “必读书籍”,就这么两本了,不多是不是?未来还会不断推荐书籍,但这两本却是必读的。
第一本,是所有人都应该掌握的技能,即便大多数人不觉得自己有必要掌握 —— 事实上,几乎所有人都要当父母的,那就是当领导;绝大多数父母是失败的,就是不学习的缘故,既然学习不够,又更谈不上学那些自己不知道将来一定会有用的技能了。
第二本,也是所有人都应该具备的意识:生活、工作、学习的原则。这本书名就叫《原则》(Principles)。这是一本尚未完成,而作者也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可以完成的 “书”,也全文公开在网络上。王秒同学带领几个小朋友把这本书做成了中英对照双语版:
http://zhibimo.com/books/wang-miao/yuan-ze
[图片上传失败...(image-4950ea-1665236112602)]
作者 Ray Dalio 是个神人。他创建的 Bridgewater Associates 是世界上最大的对冲基金之一,截至 2014 年 10 月份,Bridgewater 管理大约 1600 亿美元的资产,而同期,他的个人资产大约 143 亿美元。
这个人有多厉害呢?说几件事儿就知道了。
他 1949 年出生, 12 岁就开始买卖股票,花了 300 美元买了北方航空的股票,收益 3 倍。
1975 年他创建 Bridgewater,最初的主要业务就是为公司客户提供汇率和利率的风险管理咨询以及出版名为 “Bridgewater 每日观察” 的每日市场评论。1987 年,Bridgewater 开始从事资产管理业务,当时的规模为 500 万美元。时至今日,不到三十年,桥水的资产管理规模增长到起初的接近 4 万倍。
2003 年诺贝尔经济学家 Robert Lucas 宣布:“预防经济萧条的核心问题已得到实际解决,事实上,这问题早在数十年前就已获解决。” 而在 2001 年的时候,Ray 就领导公司开发了「萧条压力表」(depression gauge)。
Ray 的成功秘诀究竟是什么?他在自己的那本 “要不断写下去的书”,即,《原则》(Principles)里做了真正 “言无不尽” 的描述。核心是这样一句话:
我们必须渴求真相,要渴求到为了换取真相甚至不惜被羞辱的地步。
也许在大多数人眼里,探寻真相与赚钱全无关系。但,Ray 带领着桥水践行了他的原则,创造了奇迹。
我喜欢在历史里寻找蛛丝马迹,因为这是个比侦探还有意思的事儿。我写过一篇貌似与成长全无关系的文章:《那个没活成老炮儿的小混蛋儿(周长利)》(http://t.cn/RqfGNyO),其实就是我践行我的历史研究方法论的展示。
[图片上传失败...(image-30856b-1665236112602)]
研究 Bridgewater 的过程中,我发现它的成长与一个科学领域的成长并行:由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Daniel Kahneman 于 1972 年开启的心理学领域:认知偏差。
上周,我发表了一篇文章,《如何判断自己的文章好坏?》(http://t.cn/RqytiKv),里面提到了这些年我研究独立思考的过程中整理的知识框架:
[图片上传失败...(image-4baffa-1665236112602)]
在我看来,所谓的逻辑推理,有三个层面:
- 形式逻辑(Formal Logic)
- 非形式逻辑(Informal Logic)
- 认知偏差纠正(Cognitive Bias Correction / Cognitive DeBias)
我们再看看 Ray 的那句话:
我们必须渴求真相,要渴求到为了换取真相甚至不惜被羞辱的地步。
为什么要 “不惜被羞辱” 啊?因为我们天然有认知偏差,所以,真相并不总是我们最初以为的那个真相,当我们纠正自我认知偏差的时候,常常伴随着各种情绪 —— 事实上我们的目标还真就是剔除掉那些不必要的情绪,可问题在于最难以对抗的情绪是 “感觉到自己被羞辱” ……
有趣的是,Ray 跟我一样,希望《Principles》这本书是一本 “众创书籍”:
我希望大家都能写下自己的原则。我希望能够知道所有我感兴趣的人写下的原则是什么,像是史蒂夫·乔布斯,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竞选从政之人,与我共度一生之人等,希望可以拿我的原则和他们的原则进行比较。我很想知道他们最珍视什么,实现梦想时都遵循什么原则。想一想都觉得棒极了,这汇总起来对我自己的思维该多有价值啊。我希望我写的原则能够鼓励其他人也将自己的原则写下来。
整理自己的原则,其实很难,因为时常要面对冲突、失败与羞辱,这也是为什么绝大多数人其实没有原则的根本原因,这也是为什么绝大多数成功人士都有属于自己的必须坚守原则的根本原因。可 Ray Dalio 的这本书给我们这些普通人设定了一个很好的起点:
- 这个原则既然这么重要,那它意味着什么?
- 如果我坚守这个原则的话,有什么事情是我绝对不能做的?有什么事情是我必须做的,不得不做的?
- 在我坚守这个原则的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阻力是什么?我是如何克服那些阻力的?
- 在我坚守这个原则的过程中,我学到了什么?
- 在长期坚守这个原则的过程中,我吃了哪些亏,得了哪些便宜,总体上的得失如何?
在我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没有各位这么好的运气,有 Ray Dalio 这样的人指路。Ray Dalio 发表这本书的时候是 2011 年,那时候我已经 39 岁了。但,其实我运气也很好,因为我自发地给自己定了很多原则,虽然零碎,但事实就是
- 有原则比没有原则强;
- 有零碎的众多原则比只有几个原则强;
- 有系统的原则比有零碎的众多原则强……
我从 2005 年开始在网上写博客,有些人从那时候就看我的文章,那么他们就一定会知道我有一些恪守的原则:
- 永远只选择鼓励他人
- 绝不与他人公开争吵
- 不怕自己做得不好,也不怕公开承认自己做得不够好,坚信自己一定会进步
- 相信试错常常是进步的唯一途径
- 相信 “教” 是最好的学习方法
- 长期保持耐心才能看到最后的结果
- 做了再说,而不是说了也不做
- ……
后来,知道了 Ray Dalio 这个人之后,仔细研究了一段时间,就成了他的脑残粉。因为我发现这么个事儿:他整理出来放在那里的原则,所有的原则我都认同,注意,不是绝大多数,而是所有。差异在于,他整理出来了一个系统,虽然没那么规整,但有系统总比没有系统好。
我不害怕自己成为谁的脑残粉,反正这辈子也没几个。严肃文学上,我是乔治奥威尔的脑残粉;通俗文学上,我是斯蒂芬金的脑残粉;语文上,我是钱钟书的脑残粉;经济学领域里,我是米尔顿弗里曼的脑残粉;正确思考并践行这方面,我是雷达里奥的脑残粉。
有一些雷达里奥提到的原则,我自己也需要实践。因为 “认同” 与 “践行” 常常并不是一回事儿。于是我就想起了当年自己的笨方法。就是经常用文字处理软件画一张 10 x 10 的格子,打印出来,然后写上一个标题,然后每天审视一次自己,做到了,打勾或者画叉……
比如,我当年决定再也不跟着别人吐槽了,然后就发现这事儿还挺难……
一流的人做事,二流的人评论,三流的人吐槽,四流、五流的人评论或者吐槽别人的评论或者吐槽… 除了第一类人,剩下的都不可能失败。
然后就是通过画格子监督自己的。
[图片上传失败...(image-afe1cb-1665236112599)]
至此,新生大学的社群成员已经有两本必读书籍了,一本是《领导梯队》,另一本是《原则》。当然,其实是三本,因为还有本来就读过的《新生——七年就是一辈子》。其实三本书都读过、读懂、读透,并不是容易的事情。除了这三本之外,社群将不再设置 “必读书籍”,但是一定会有一个图书推荐的通道。
最后呢,说一下新生大学 APP 的未来规划。现在的 APP,功能很简单:
- 鼓励大家发表文章
- 鼓励大家私聊(正式版上线之后,会议室平时会禁言)
将来呢,
- 会逐步开放自建群组,比如早起群啊,比如本地群啊什么的
- 会逐步加强语音直播和视频直播功能
- 下半年开始定期组织有价值的讲座……
说实话,规划很多,但凡事都需要时间和改进。我和我的团队成员们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被众多热心、耐心的社群成员感动到哭,在这里再次说声:
真心感谢!
时间是很快的,这就 100 天过去了,希望 2016 年的第二个 100 天,我能做更多的事情,各位也能做更多的事情,积累就是这样一点一点看起来没什么地发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