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四月的江西之行,我们去了庐山,从东门而入,一直爬到三叠泉。往返走了约3300个台阶,相当于爬完66层高楼。
在东门入口处乘坐一段景区观光车,然后开始爬山。
河道上奇形怪状、大大小小的石头阻挡不了水流直下的浪花,向山下急急的奔去,发出哗哗哗的声音。我们却反其道而行之,一步一步向山上走去。
我们在不断的克服自身体重带来的阻力,脚踏一级级阶梯向上攀登。庐山处处都是美景,使我们忘记了劳累,身心都完全融入到了庐山之中。用我们的照片和视频,向家人、向亲戚朋友、向世界宣布:
我们终于见到了庐山真面目!
骆驼峰.天门潭
路上,我们看到了形象逼真的骆驼峰,可惜导游没有安排我们上去,如果能上去骑在“骆驼”上,看着周围的人流和美景,一定会有另一番感受。我想,这骆驼峰一定是某个神仙的化身,如果我能坐在这骆驼峰上,说不定它能带我飞上蓝天。
大约走完一半多陡峭的山路时,我们看到,路边的河道旁,有一个由两块巨大的石头自然形成的门洞,我们走进去,只见门洞后面,几十米长的瀑布发出哗哗哗的声音向下奔腾,白色的浪花由上至下,冲进蓝色的水潭,这就是李白曾赞美过的天门潭:
“屏风九叠云锦张,银河倒挂三石梁。”
人们会误以为李白写的是三叠泉,其实唐代的李白还不知道有个三叠泉,他在庐山探幽的足迹就止于这个天门潭了。
天门潭形如钟罄,潭内飞流如雪、碧波荡漾、清澈见底,两块天然巨石形成的洞门,自然成趣,别有洞天,故称“天门潭”。又称“小三叠”、“内龙潭”。
看着瀑布哗啦啦的一头扎进宛如绿色翡玉的水潭,激起的水花像一朵白莲煽动着它的花瓣,潭中涟漪不断,周围各种大小不同的石头安静的听着瀑布发出的声音,像是在欣赏一首永远不停、让人动情的乐章。就连那高如云端的鹰嘴峰也低头看着这深潭,看那样子,像是早已被这处美景吸引住了,它暗恋着白色长发飘飘的天门潭,恐怕是永远也不肯离去了。
我们也被这里的仙境迷住了,门洞、水潭、瀑布、周围的山和石,如此的奇异、美丽和壮观,想象着李白当年站在这里,吟诵他在此创作《望庐山瀑布》时的情景。我异想天开的想当一回李白,学着他的样子,背靠门洞,面对绿潭,兴奋的大声朗诵了一遍这首脍炙人口的诗句: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读罢,我由衷的佩服诗人非凡的想象力:他看到了酷似香炉的山峰在太阳的照耀下生出袅袅紫烟,想象着瀑布像长河一样悬挂在山前,这景色就像银河从九天垂落山崖间。诗人用夸张的手法把庐山写活了,吸引着文人志士及各方百姓前来一睹为快。
铁壁精舍.九叠屏
从天门潭出来,继续往上走不远,就到了铁壁精舍。
铁壁精舍为南宋隐士黄石公避居之所,因面临铁壁峰而得此名,距今有700余年。相传黄石公终年在此采药练丹,为当地百姓看病,后几经兴废,现仅存遗址。四周奇峰、怪石、巨瀑、流泉。据说今人步入其中,顿时万籁俱寂,静若禅境。更让人称奇的是一道残门遗址,门外溪流瀑声如雷,不绝于耳。而刚迈进门坎,便寂静无声,令人大惑不解。
老伴在前我在后,走进去,果然鸦雀无声,静得出奇,爬完大约三十级左右石阶,来到上面,河道上哗哗哗的流水声立即响个不停。
炼丹炉早已不见踪影,可我却好像闻到了古人炼出的仙丹发出的香味,仿佛看到了黄石公在此为百姓看病的情形。
继续往上爬,我们看到了右边的九叠屏,长约700米,相对高差220米,是庐山最为陡峭高大的一个悬崖绝壁。公元756年李白来此隐居,作《赠王判官时余归隐庐山屏风叠》诗:“大盗割鸿沟,如风扫秋叶,吾非济代人,且隐屏风叠。”
九叠屏又名屏风叠,在庐山三叠泉之东北。屏下即九叠谷,层峰迭翠,鄱湖黛光、山川秀丽,景色宜人。正如唐代诗人李白所赞美的那样:“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尊云松。”
可惜我们没能上去,如有可能我们再来庐山,一定会爬上这九叠屏,体会一下“站在山顶我为峰”的感受,遥看一下千帆竞秀,微波鱗鳞,一望无垠、辽阔的鄱湖之美。
三叠泉
经过约一个半小时的攀登,我们都出了一身汗,中途不得不脱去外衣,最后来到了三叠泉对面的观景台。
人们说,不到三叠泉,不算庐山客。因此,三叠泉也长期占据庐山旅游最热门景点的位置。
景色壮观的三叠泉出现在眼前,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如果用在这里,可能会更加贴切。
看三叠泉的顶端,泉水好像是从天上而来。
瀑水冲出斜坡,经过两个平台,三瀑重叠,最后直直的落入翠绿的水潭之中,发出哗哗哗、轰隆隆震耳的声音。每叠瀑布都各具特色。上叠如飘雪蒙霜,中叠似碎玉摧冰,下叠如五龙走潭。
像一个长发坠地的美少女,向世人炫耀她的美丽,展示她的风姿。
三叠泉水层出不穷,前赴后继,其中每一滴水,每一朵浪花,还来不及看一眼人们兴奋的眼神,来不及听一句人们赞美的话语,就已落入深潭,向山下而去了。也许它们当中,有的还会再创奇迹,比如加入下一个新的瀑布,创造另一个奇观;有的会沁入泥土,从此再不露面,无声无息。人也一样,不管你有多辉煌,都是暂时的,平凡而来,最终也要走向平凡,无声无息。只有前赴后继,才会有永远的辉煌。就像这三叠泉,如果没有前赴后继的水流,还会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景观吗?
从古至今,庐山不仅养育了一方百姓,还成就了一大批诗人、书法家和画家,也是我一直想来拜访的地方。这次跟团来此观赏,本以为已见到庐山真面目了,其实不然,庐山有东、南、西、北四条线路,我们只走了东线,而且只到了三叠泉下,并未爬到山顶,我们看到的只是庐山的凤毛麟角。
从山上下来,坐在返回庐山的大巴车上,旅友们七嘴八舌的赞美着庐山美丽的风景,可我感觉自己只是从某个角度看到了庐山的部分景观,对整个庐山还是不甚了解。我们只好意犹未尽的离去,等待下次再来了。
苏东坡在小学生都能背诵的《题西林壁》中所写道: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离开庐山,我们结束了这次江西之行,在回家的路上以及后来的一段时间里,我一直在揣摩着苏东坡《题西林壁》一诗中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