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话
到8月28日,微信读书APP已经正式上线一周年了。在这个时代,一年时间能发生太多事情。微信读书基本以一个月一个版本的速度在不断迭代,也和刚上线时的『婴儿版』有了非常大的不同。
那么,这篇文章,作为我 『PM 养成之路』上的小骨头,我将试着用产品的思维和人性的角度,去仔细剖析一下这个还不太成熟(个人认为)的产品,并尝试的提出一些自己的见解。
本文的结构如下:
产品定位
『基于微信关系链的官方阅读应用』,这是产品简介中的第一句介绍。其实,这也就告诉了我们微信读书的定位。对于这个定位,如果引申开,也能得到很多不同的解读。
从微信读书刚上线开始,针对微信读书太过强调社交属性有过大量的吐槽,在知乎、简书、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我中点关注的几个)等网站上的各种体验文章也基本上都是围绕这个槽点而展开的。按照我的理解,这些吐槽的最终担忧是,阅读应用过分强调社交时,会让用户流失,还到不了一定规模形成良性循环,就已经死掉了。并且,市场上的其他阅读应用不是没有做过社交化的尝试,但是几乎没有成功的。
不过,就现在来看,微信读书经过几次功能迭代,以及强大的策划运营之后,社交属性渐渐地被盘活了。也许,有人会说『微信』这两个字自带社交属性。
从结果出发,经过分析,我认为,并非所有的读书都是严肃而孤独的,其实对于读书的社交需求也是一直存在的,只是其他阅读软件确实缺少了微信的这种天然社交属性。另外,在现在,很多人把读书也当做是一种社交货币,知识和技能都能成为社交时的一个门槛。
那么,既然读书也成为社交的一个部分,微信读书为什么不直接集成在微信中呢?
我认为,一方面,读书是一个深度、连续的行为,如果集成在微信中,会容易被中断。另一方面,微信本身已经很重了,如果再里面加上一个阅读,会让阅读在设计上受到非常大的限制,进而影响阅读的体验。
微信一直有自己的调性,按照微信对公众号所做的——加强对原创内容的保护,倡导『深度阅读』的思路,微信读书必然也会往这个方向去走的。这将不仅仅是体现出在阅读和社交上的极致体验,也将是这种对知识和书籍的尊重的体现。在后面对产品细节的剖析中,我还会再多次提到。
另外,对于背负着『微信』之名的微信读书来说,如果其最终的定位是为了去完成和微信的对接,那么必然也将会延续微信『最懂人性』的用户体验,并且很可能会成为微信的一个内容入口,甚至承接一部分微信现有的功能,比如订阅号。
用户分析
对于微信读书的用户来说,首先,必须是微信的用户,因为他们是共用同一套 ID,只能用微信登录。然后,社交的本质在于分享,想要构建一个基于社交的阅读圈,那就需要喜欢在朋友圈分享的用户。最后,既然是阅读类 APP,那就需要喜欢阅读文字的用户,至少有一部分的公众号订阅者会符合条件。因此,如上图,这三个部分形成了一个集合,这个集合就是微信读书的目标用户。
从年龄分布图可以看出,微信读书的用户集中分布在20岁到39岁之间。比对微信的用户分布来看,微信读书的用户更向20岁到29岁这个年龄段集中一些,也符合我上面的判断,兼具分享和阅读的两个属性。
从城市的分布看,一线城市的分布遥遥领先。
结合以上的几个维度,基本上可以判断出微信读书的主要用户群:学生党、刚工作的年轻白领。其特点是:
1、有很强的社交意愿,愿意共享自己的想法和读书记录。
2、既有很强的求知欲,也有进行学习的氛围和时间。
3、已经形成了为知识付费的习惯。
层级结构
我认为微信读书的产品结构有一个默认的内在逻辑:找书-读书-社交-记录,分别对应了四个模块。首先,『发现』主要是通过『好友在读』给用户来推荐书籍;接着,放入书架,开始阅读;然后,分享阅读中自己的想法,讨论其他人的想法;最后,所有的阅读成果与想法,通过排行榜、笔记、收藏等方式,在『我』里面汇总记录下来。
产品主要流程与交互设计体验
选书和找书
真正喜欢阅读的人都应该知道,『读什么?』和『怎么读?』这两个问题一直是围绕着读者两个『阴魂』。『怎么读』是一个方法论的问题,需要在读书的过程中去不断的实践和摸索。而『读什么』这个问题却没有那么好解决,『选择困难症』在浩瀚的书海中显得更加的突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甚至还催生了一种新的流行『文学』——书单。
在某些人眼中,『读什么』远比『怎么读』更加重要。因为,他们认为,人一生当中读书的数量是有限的,选择读一本书,就占用了一个宝贵的席位,同时还意味着失去读另外一本好书的机会,而读一本烂书更是不能容忍的事情。但是,这个所谓的『烂书』,却是一个很主观的定义,对于不同的人来说,这个标准也很不一样。这又让选书和找书的过程变得更复杂一些了。既能够让读者选择一本既符合其偏好,又能让其在主观上认为这是一本『好书』,这样的找书流程的设计是需要精心去打磨的,并且在很大的程度上将会影响到整个产品的架构和调性。
那么我们来看看微信读书是怎么做的:
由上图,可以看到,在微信读书中,一共有五个不同的选书流程。虽然,看起来是除了2以外,1、3、4和5都是以社交为入口,并且2(书城)流程的入口是在隐藏在书架和发现的最后一页中。很容易就能看出来,微信读书是在强化社交对你选书的影响,而弱化读者根据自己的意愿来找书。
对于这个设计,我认为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书的数量还不是多,没有办法做到满足所有用户的需要,因此其在书库的量还不够大的前期,会尽量的弱化让你直接搜索的这条支线。
另一方面,『基于微信关系链的官方阅读应用』的简介和『让阅读不再孤独』的slogan,让这一点清晰明了。微信读书就是要做一个基于社交圈子的读书产品,而不是基于读书的社交产品。强化社交,让好友或者你认可的书友作为一个筛选器,再结合其读完后对书的评价,这样就可以默认形成一个优质书单(待实现功能)。
也有人认为,选择读什么书应该是有一个自己的节奏,而微信读书让人很容易就受到他人读书以及读书想法的影响。其实,这种影响在读书的过程中是必然存在的,区别只是在于微信读书把这个过程从线下搬到了线上。
选书和找书的一些相关设计
首先,是『发现』这个模块。
『发现』是以卡片的形式展现的,非常简洁明了,让重要的信息一目了然。其中除了每一周的排行榜冠军提醒(排行榜入口)的卡片之外,其他就只有好友在读,自己在读、每周热榜以及最后一张去找书(书城的入口)。
『发现』默认展现20+1张卡片,每周星期一会生成一张上周的读书排行榜冠军称号的卡片,大概星期三和星期五会刷新替换一张本周热门读书榜的卡片,最后一张是去找书的卡片,其他卡片都是好友在读和自己在读。好友在读和自己在读的书只有在首次阅读(时间超过五分钟)时才会显示。也就是说,之前读过,后来再读的书,是不会再重复显示在『发现』里。这样的设计,既可以避免读者被好友的信息重复的打扰,也不会和『想法』(社交中有分析)中随进度更新重叠。
其次,是『书城搜索』。
如果你之前用过其他诸如『掌阅』、『多看』、『kindle』等读书软件,那么你选书和找书的第一选择毫无疑问的一定是书城,而在书城里面用的最多必然就是搜索了。
前面提到,因为微信读书的书库还不够远还达不到丰富的程度,有大量的书是搜不到结果的,必然将会影响到搜索的体验。针对这点,微信读书做了一些独特的交互设计。如上图,如果你搜索没有结果或者对搜索出来的结果不满意,都可以通过『告诉我们』来进行提交书名与作者(最右边图)。如果有结果,但是没有上架的书籍,你可以订阅上架通知,并能查看到有多少人都想要看这本书。
这种做法,既可以减少用户在没有搜索到相关图书而产生的焦躁心态,也增加了用户的参与感,甚至让用户认为这本书上架也有自己的一份助力。
虽然这种做法的理想情况非常美好,不过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收到过上架的通知,所以,这个功能的效果还有待继续观察。
然后,是『书友书架』。
如图,如果不对设置更改,微信读书默认是可以看到任何人的书架。进入这个界面的入口有很多个,基本上只要能看到头像的地方,都能进入对方的主页。通过『共同阅读』这个分类,能让你找到共同兴趣爱好的人,进而达到目的之一——选择书籍。至于这样设计对于私密性的影响,留在后面『社交』中再分析。
读书
说到底,微信读书还是一个读书APP,读书流程体验在整个APP用户体验中占据了非常大的比重。特别是在『多看』、『掌阅』、『豆瓣』乃至『kindle』等APP, 已经为电子书的阅读体验树立了标杆之后,读者对电子书阅读体验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从图书的整体排版,到自定义显示效果(主题、字体、边距等),到弹出注释,到笔记云同步,再到翻译搜索等,无一不是达到极致体验了。而这一些极致体验的标杆树立者,也可以称作电子书行业的『鲶鱼』,正是『多看阅读』。
说到这里,我就想插几段来说说『多看阅读』。
想当初,看 TXT 格式的电子书的时候,能把章节与章节,段落与段落分清楚,就算是谢天谢地了。后来,很偶然的知道了『字节社』和『多看阅读』,这时我才发现,原来电子书也能卖钱,还卖的这么贵(那时穷啊),也才知道原来电子书也能做的比纸书还精美。正所谓『体验过了胡吃海塞、觥筹交错、纸醉金迷,才知道以前过的那穷酸生活是有多么的操蛋』。至此后,我便再也无法忍受那些低于『多看』的排版规格的电子书了。
在这个盗版盛行的国度,这种精益求精的策略,不用想,肯定是大幅度亏损的。多看挣扎着坚持了几年,甚至曾全力一博的制作了大批量的精排书籍。但是,当时的绝大部分的互联网用户对付费是带有抵触心的,并不买多看的账。到后来,多看被小米收购了,让人唏嘘不已。
虽然,在小米的生态下,多看依然是电子书的标杆,继续的加强了阅读的体验,包括同步印象笔记、云同步本地书籍、PDF 重排,这些功能的体验上到现在都没有被超越过(可能在市场份额不如掌阅和 kindle,没有找到相关数据)。但是,我认为,小米和多看根本就没有什么共性(除了 LOGO 的颜色比较接近之外)。小米是『为发烧而生』,而多看却是一个安静而又深刻的读书 APP,完全毫无交集。事实上也是如此,我身边很多使用小米手机的朋友,根本就不知道原来他们手机里面还装了一个叫做『多看』的电子书阅读软件。除了上面我提到的对阅读功能的加强之外,并没有看到让人眼前一亮的特色功能。当然,你会可能也会提起曾尝试过又被砍掉了的『书友圈』。当掌阅在排版和功能等全方位追赶上多看之后,多看在这些方面的优势已经被不断蚕食了。
说了这么多,回过头来,我们再看微信读书的阅读功能和体验。
在功能上,由这个阅读功能的流程图,如果以刚才说的『多看阅读』为标杆的话,可以看到微信读书在阅读方面做的功能只是属于最基本的一些功能,包括:目录、标签、复制、划线、写想法、查字典、分享。到目前,不支持 PDF格式(更不用说重排),不支持本地书籍,不支持笔记导出,不支持自定义行距、边距等等。不过,微信读书比其他APP 多出来几个基于社交的小功能。下面详细说这些阅读流程中的相关设计。
阅读的一些相关设计
首先,是刚提到的关于社交几个特色小功能。如图:
第一个,是可以查看当日一起阅读本书的人。比如,我现在在读《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这本书,那我就能看到所有当天在看这本书的人,这样就可以大概的找到带有『产品经理』这个属性的书友。在这里面显示的要求和显示到『发现』模块一样——读书时间超过五分钟。这既是找书的一种方式,也是找人的一种方式。我认为,这种方式的关系链的一旦成熟,在未来,很有可能形成一种类似朋友圈一样的规模效应。
第二个,是可以开启私密阅读,在书架上也可以对每一本书进行私密阅读的设置。这个功能,可以满足不愿意公开自己全部或者部分阅读信息的需求。比如,我看了一本羞羞的书,不愿意公开,那就可以设置为私密阅读,这样不管是『发现』、『想法』还是『当日在读』都看不到你关于阅读本书的信息。『微信读书』把这个功能默认设置为不私密的阅读,并且不让一键全部更改为私密阅读,很明显的说明了『微信读书』的立场。因为,鉴于人性的认(纯)知(属)吝(懒)啬(惰),默认设置是大部分不会去更改的。
第三个,看到他人关于本书的想法。本功能,最大的特色不在于看到别人的想法,而在于它将所有想法按书籍目录的章节进行了排序,会根据你的阅读进度而展现最近的想法。点进去后,可以对进行社交的交互。另外,系统还把好友关于本书的想法筛选出来了,也做了同样的排序处理。我认为,这种做法存在的问题是,当数据越来越多,如果没有其他的筛选机制,这会让这个功能造成适得其反的效果。
然后,是其他一些阅读功能的小改善和创意。
最左边两张图,是电子签名的效果。如果是他人赠送的,则会有赠言(苦逼的我,没人给我写赠言)、签名和日期,如果是自己买的,就只有签名和日期。
第三张图,是在写想法时,可以添加话题(目前好像并没有什么用)和@好友。
最后一张图,书籍的目录可以直接到书籍的介绍页面,同时,显示阅读本书所花掉的时间。这也是和读书排行版以阅读时间作为排名标准的一个呼应。
因为,字数过多,后面会继续更新该文的下半部分,包括社交(排行榜、想法圈等)、其他细节的分析和对『微信读书』未来迭代一些自己的思考。求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