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对未来有所求而不知所措的时候,或者你会看看黄历,占占卜,又或者问问《答案之书》,甚至找找堪舆大师等等,这些都是不错的个人选择。但从宏观而科学的角度而言,也基于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也结合国情民情明智的考虑出发,如果真要将这种对未来到底会发展成怎样的做一番大胆而又科学的预测的话,这种“可行性”高的未来世界预测的任务,还是交给各个领域的专家来预测才行,毕竟他们有学识,有经验,有调研,有数据等支撑。这就推荐由得到创始人罗振宇最近编著出版的《预测之书》了。
此书一个分为四大部分,其中第一部分就是讲述了与“我”有关的未来,有11个预测者的预言。在《未来的我会更好吗?》这部分中,我们可以读到来不不同领域的十个预测者的预言,如第一篇文章就是东师范大学教授刘擎对碳基人和硅基人的辩证哲学的预测。众所周知,未来的人类都是与科技物体共存的,而是书中就有了“人类2.0”的说法,刘教授也明确未来关于人类与机器之间的关系是融洽的,也是带来了全新的希望。同时该篇文章中,我们读到了刘教授也说明所有的技术都是具有两面性的,有便利也有风险,而关于人类对科技的正确哲学思想,就是科技不能让人懒惰,让人失去追求之心,笔者十分赞同刘教授的观点,那就是我们不能因科技而破坏我们生老病死的自然法则,因为有死亡,才有畏惧和珍惜;有伤害,才有勇敢的美德;有挫折,才有卓越和智慧;有资源的缺乏,才有人之善意。还有就是,刘教授提到科技不是人类的使用工具,而是在塑造人类,这是非常有哲思的预测心得。
第二篇就是知名作家和菜头对于AI代替我们阅读和写作的未来预测问题。他关心的我们未来的孩子能不能掌握新工具,能否在新工具的帮助下探索个人能力的边界,其实其核心的观点与刘擎教授的观点大致相同的,那就是AI也是在塑造人类。虽然AI可以帮我们写东西,但难以复刻我们的性情。习惯,回忆。而在经济学者薛兆丰的《虚拟空间让我们趋于平等》,这是何解呢?这是因为虚拟的空间里的感受是同质的。因为我们都可以在创作中获得满足的需求,毕竟当代的创作有着大众消费活动的属性,人人都参与自然就是有着同质化了。另外,对健康和舒适体感的需求,也因为对病前的预测和预防都成为未来医学研究的。但注意的饿死,作者提到这是一种预防未来的措施,并不是能长生不老。因此未来是一个非常养生的世界。而关于未来的人生意义,依旧是让有限的生命显得更加精彩。
第一部分还有讲到了徐达内预测未来通过技术可以实现L4、L5全自动驾驶的智能水平;澳门大学历史系教授王笛说到未来的先进方法可以助力历史辨别真伪;财经作者吴晓波就预测未来的厂二代,如举了苍南的软包装印刷业与厂一代的思想碰撞和代沟的事例,去说明了“与父亲的磨合,是对他的抗争和理解,也是我这一生修过的最重要的功课”,这是推陈出新的未来,也是改变家业命运的未来,也折射了重塑中国制造业未来的预测。
第二部分就是关于“未来的世界会变糟吗?”的未来预测,这里有14个预测者来了美好预言。其中清华大学副教授李铁夫就预测,人工智能和量子计算的结合将助力脑机接口技术取得更大的突破。那位未来的世界是怎样的呢?是会变好?那时代,李教授预测物质、精神、和数字世界将实现更高层次的连接,更丰富我们的生活。换言之未来的世界是越变越好的。
对于打工仔,就是非常推荐科学作家万维钢的《富足时代即将到来》这篇文章的了,虽然我们都能可能赶不上,但我们后代是可以享受这美好的未来的。作者预测看来,我们都不是纯粹的打工仔,不仅只为谋生而打工,还有为了自我实现,为了有所贡献。未来的世界将是不是只图利的,还有道义的,未来的世界人与人之间的竞争是良性的,而更多的是合作。
这第二部分,当然还讲到了浙大人文高等研究院院长赵鼎新预测未来的中国不是保守主义倾向的,而是会加大改革开放;还有古典预测者,通过从T到π,讲述未来人类所掌握的六大能力去帮助人类穿越周期;清华经管系教授李宁,就说明了未来的世界因为有AI的存在,让我们人类不仅成为超级个体,也是成为超级管理者,言下之意,就是科技方便我们去做好管理工作,如更智能的决策,就是因为有AI的存在,也就更好地实现了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等等。
第三部分是以“ 哪些机会正在涌现?”预测为主,预测者有16人。这里就谈到了投资的机会,如《财经》杂志主编何刚就大胆预测,我们会出现延迟退休的情况,这当然是个好消息,也是个坏消息。好消息是领取基础养老金会增加,但坏消息是基础退休金于所在的地区的平均工资计发基数有关,因此未来的生活生平还是有待提高的。这个情况,未来的世界会变化好?答案是肯定的,因为在作者预测看来,富足的退休生活,毕竟要靠国家,还有认真规划自己工资之外的各种财产性收入,尤其是个人养老金缴纳于管理在内的长期价值投资,才会有富足的养老生活。
这部分,还有那些机会涌现?那就是还有能源领域专家马一峰就预测了,我们会生产出物美价廉的低碳产品,作者就介绍到,如我国的新能源汽车,预计到2040年,我们的新能源汽车数量可能增至3亿台,其中V2G、氢能商用车更是低碳产品的佼佼者。另外也举了风光制氢氨醇,叫它们联系在一起就是会成为我们的绿色低碳供应链。作者也忠告未来中国的发展,要做好绿色革命工作,否则难以登上顶尖国家之列。当然这部分还讲到了刘润预测中国的大航海时代正在到来,因为我们的中国企业在未来会利用全球的资源生产产品,来服务全球的需求。等等。
最后的第四部分就是围绕“现在的我该关注什么?”的未来议题而展开预测。这里涵盖了9个预测的预言。其中尤为值得一看的,就是作家张玮预测未来的教育是更加注重“参与感”的教育方式,何为参与感,就是和孩子共同成长,如作者就在文就预测,未来的世界,我们对孩子玩电子游戏的态度会发生变化的,其宗旨是:堵不如疏,长期共存,互有攻守,共同进步。另外关于在未来,我们如何关注我们自身,在商业思考者梁宁的预测,在未来,我们如何调优自己呢?那么作者构建了一个商业闭环模型去优化我们未来的自己,这个模型就是:价值+共识+模式。其中价值是源自需求,人们用成交表达共识,模式是指自己如何生存与发展。未来的人类如企业,都是为了自己生存,自己的生命更有意义。
关于预测未来的意义,是在于突破个人视野的局限,从那些当下难以察觉的事物中找到能够改变未来的力量,从细微的趋势演变为未来的关键驱动力,从而展望未来,促进人类共同体的不断进步和发展。
这本书汇集了49位来自不同领域的预测者,包括科学家、教育家、经济学家、社会学家、投资人、创业者、媒体人等。每一位预测者都提供了关于未来的独特视角和深刻洞察。翻开这本书,我们可以查收到很多很多自己熟悉或者不熟悉领域的关于各领域未来发展的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