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朋友在微信朋友圈分享了前不久她在简书写的一篇故事,突然的,又勾起我对于文字的关注,对简书的好奇。
我当即打趣说,之前写了个自认为细思极恐的鬼故事,并表示要跟风过来凑热闹,同时已经在搜索下载。下载个APP很快,很快地设置了头像昵称,也很快找到了她的ID,看了其中一篇文,留下了评论,表示文中某情节我有印象。整个一气呵成,效率非常。
此时她微信上只刚来得及表示欢迎我来跟风,她要看我写的鬼故事,对于那个突然出现的评论,我想一时是迷茫的,给我回了句:“你是?”我的调皮回答是很欠揍的“你猜”。
不过我也并没有沉住气,献宝的心情使然,没等她猜,就不打自招的说要发布我写的鬼故事,聪慧如她,立即了然。
不得不说我昨晚的效率真是极高,分分钟把鬼故事复制粘贴过来发布了,她给我留了两个字:恐怖。哈哈,刹那就觉得开心,第一次尝试写故事,并且是鬼故事,最希望得到的,不外乎就是这两个字。
也发布了也评论了,我却只看了她的文,对于简书,还未曾见识,于是就去简书各个板块闲逛长见识去了。
粗粗浏览了一堆的标题,也挑拣了几篇点进去看。嗯,没有幼稚可笑的耽美同人种马歪歪文,真好。没有动辄几百万字废话连篇的莫名堆砌,真好。没有时不时出现某某手打的广告和乱码,真好。没有每章结尾作者蹦出来各种求花求赞的功利,真好。
又扯远了,对于各种小说阅读的APP,我的怨念直到此时终于没压住,各种槽点。
其实也曾经尝试过在一些平台发布一些似是而非的自我的文字,却往往被淹没在上面所说的各类小说“巨著”里,淹没在小朋友们的漫天臆想中,久而久之,也就失了兴致。
这里挺好,这里有的,只是对于生活的思考,对于世事的洞察,对于万象的观感,等等等等。或诗或文,形式多变,但大多文字精致,感悟自然。阅览随意,打赏随心,只是为了有感而发。我看到了久违的属于作者的坦然骄傲,仿佛看到文字都在欢跃,终于得到释放。
当时心里的第一个念头是:果然……果然朋友她的眼光,一如既往的不错,跟风,对了!
我来了,借着某些契机,顺着冥冥指引,来到这里。初次见面,需要一个微笑,一声问候:嗨,简书,你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