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再读《边城》一书,发现其写的有淳朴自然、不悖天性、羞涩的爱情但夹杂更多的是青春的烦恼。沈从文以优美抒情的文笔描绘了茶峒人淳朴热情的民风,主角都没有恶意,但结局却是十足的悲剧:老船夫走了,天保也走了,有情人终不能成眷属。如此的悲剧就像凡事都有偶然的凑巧,结果却又如宿命的必然。但文章最后一句“回来?”却耐人寻味引人深思。
而我认为傩送不会回来,永远不会。
首先看书:找到傩送是7月份走的,而故事最后,一直到冬天下雪,傩送也没有回来,这只能说明一件事:他是决心不回来了,他追随着哥哥“下桃源”,一去不回了。而且文中也提到了“船总性格虽异常豪爽,可不愿意间接地把第一个儿子弄死的女孩,又来做第二个儿子的媳妇”,二老傩送在大老被水淹死后也不可能就和翠翠谈情说爱,再加上他认为哥哥是被老船夫害死的,兄弟情深,于是也选择了接受那座碾坊,远走他乡。
然后在家庭环境和时代背景下看:每个人身上都带着山西人的优点,就像翠翠害羞天真纯净没有任何邪恶、贪欲,然而在现实中这却是一种残缺的美,造成了三个人阴差阳错的爱情悲剧。
其次翠翠是一个活泼可爱、情窦初开的女孩子,她具有聪明健康、天真无邪、懂得人情、矜持娇气的女孩,而且有民间女子那种内向的文静、腼腆和朴实、无华。而傩送外在俊美,善歌。心灵勇敢、坦白、无私、正直,为爱情不计较任何物质得失。但俩人的缺点:含蓄内敛,不敢向对方表明心意,这恰恰是悲剧致命的一刀。
翠翠在这次爱情的追求是完全被动态度不够积极主动是一个明显的等待爱情、相信爱情会到来的典型代表。而兄弟因为善所以选择以唱歌代替比武;天保因为诚实放弃了爱情;傩送因为愧疚也放弃了爱情。正是天保的去世成了二老永远跨不过的坎啊!
最后可以从全书看出,沈从文把茶峒描绘成“世外桃源”一般,但他又告诉我们,这个世外桃源并不意味着没有烦恼,即使生活在一层层的善意里,也会经历人生的不可逃避的伤心事情,也有生死别离。看似温情脉脉的茶峒小镇,其实透着一种绵长不绝的人世悲凉,只是溪水不言,幽篁不语而已。又或许,在这个山青水秀的背景下、在平淡淳朴的简单日子里、在朴素醇厚的人情味里,这一个爱情遗憾的故事用一个反问句来结束又可能会“掩盖”得没有那么伤痛吧。
他漂泊四方,会回来吗?若永远不会,只希望在那片荒原,彼此遇见时,翠翠会说:“原来你在这里。”傩送会答:“我在这里。只想回来做一个你心里的摆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