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女孩有一天打破了她爸爸的古董茶壶,因为她会说话,所以没有挨骂。她是这样说的:“爸爸,我给您泡了好几年的茶,都很小心很小心,可是刚才不知道怎么手一溜,把茶壶打破了。”她爸爸虽然大吃一惊,很心疼自己的宝贝茶壶,可是没生气,还安慰女儿说:“唉,破了就破了吧,买新的,你没被伤到吧?”
1.jpg
说话先后次序不同,造成的影响就不一样。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孩子放学了,进门跟妈妈说:“今天考试。”“你考几分?”“六十分!”啪!一巴掌。小孩一边哭一边说:“全班只有一个人及格。”“得了,你还有话说?”啪!又是一巴掌。哎,这个孩子真倒霉,只能怪他不会讲话,如果他换个次序,一进门,先跟妈妈说:“今天考试好难,全班只有一个人及格。”“谁”“我”“几分”“六十分”。你说,是不是说的话一样,效果却差很多?就算他妈妈还是觉得分数少,也不至于一巴掌吧,搞不好,后来想想,孩子其实拿了第一名,还嘉奖一番呢!
2.jpg
再讲个故事,一个朋友想在后院搭一间十英尺乘十二英尺的工具房,存放一些剪草机、电锯之类工具的小房子。他才在盖,邻居就隔着墙喊:“你乱盖房子是违法的。”朋友立刻跑去建管部门问,得到的答案是只要在十英尺乘十英尺以内都可以。他立刻把那工具屋缩小两英尺,回头打算对邻居吼回去:“告诉你,我去问过了,现在是合法的,你要告尽管告!”但我建议他换一种方式。他接受了,去按邻居的门铃,很客气地说:“我特意来向您致谢的,幸亏您提醒我,要不然,我多盖了两英尺,真会违规吃罚单的。”结果,他跟邻居成了好朋友,还教他邻居也盖一个,所以同样的一件事,说之前,好好想想,可能会是完全不一样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