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的恶,可以有多可怕?

小时候:“人之初,性本善”。

那是你没见过人性的恶。

(一)

今天在回家的路上,看到一只猫血肉模糊地躺在路旁。

它的皮毛则散落一地,偶尔发出几声抽出声。

让我最意外的是,一群小男孩正在洋洋得意地欣赏着他们的“杰作”。

“你看,它头上的皮还在我手里。”

这是我又一次对人性的恶感到畏惧,原来在这些孩子心里,生命是可以拿来炫耀的东西。

(二)

小学时期,我的同桌是一个极其老实的学霸,他的学习成绩经常让我望尘莫及。

但是我不曾听过他在学校说过话,甚至一度怀疑,他是不是一个只对自己说话的哑巴。

后来有一天,我在学校门口看到他被班长勒住脖子,旁边的同学更是对他拳脚相加。

“你小子不是很拽吗?起来打我啊。”

“就你个穷小子也敢跟我抢奖学金,以后见你一次,打你一次。”

“从我胯下钻过去,我就放过你。”接着是一阵哄笑。

后来,我再也没有没有见过他,我的同桌换了一个又一个,但是都没有他聪明。

那是我第一次感受到这个世界的恶意。

我在想,如果当时,我能够勇敢一点,是不是他就不会消失了。


(三)

在英国,两个年仅十岁的男孩因为无聊,诱拐了一个两岁的小孩,最后将小孩置之死地。

他们先是拿石头砸小孩的头部,将电池塞进他的嘴里,拿颜料灌进他的眼睛,还扒下小孩的裤子玩弄他的生殖器。

在小孩被折磨至死之后,两个男孩甚至还将小孩的尸体绑在火车的铁轨上,以制造交通意外死亡的假象。

有的孩子想像纯洁的天使,有些孩子却早早地成为了恶魔。

(四)

生物进化学有一个词叫:犯罪基因,即犯罪行为可以通过基因而产生遗传。

拥有犯罪基因的孩子,会有更大几率参与犯罪。

这是导致孩子“恶”的潜在原因。

(五)

病态的孩子,大都源于病态的家庭教育。

实际上导致孩子向恶的直接原因是家庭教育。

优秀的家庭教育会告诉孩子,什么是善恶,什么是犯罪,更重要的是教给孩子:世界仍留有恶意,但一定要坚持善良。

另外,父母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孩子的镜子。父母彬彬有礼,孩子自然不会粗口成章;家庭支离破碎,孩子难免会有人格缺陷。


来自小孩的恶意,很可怕,也很无力。

但我们所能做的就是:以身作则+优秀的家庭教育。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