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所有生吞硬嚼下去的古诗词,都已经携带着作者创作时那一刻的情深,在我们此后漫长的一生中草蛇灰线,伏脉千里。
---------题记
诗词是生命之事,当以生命应之。叶嘉莹先生曾说:“判断比较诗风格的不同和高下,首先看一首诗的情意是否深远,能有多大的兴发感动的力量,引起你多少的想象和联想。”“诗使人心不死”是叶先生对诗的最高评价。诗给我们关照现实的模板和凭借,给我们生命的律动和热情。在写下诗的那一刻,诗人至少是深情的,诗教讲求温柔敦厚,就是用诗里的感觉教会我们怎样成为深情之人。深情是一如既往的热爱与坚持;是不为外界所动的继续前行;是即便远行也不忘自我的坚守;是放不下的牵挂和长情。
诗词不功利,看似无用,却让你在将来某一个时刻和你曾经读过的某一句、某一首诗句产生奇妙的共鸣,那时你会轻叹一声:哦,原来你就在这里。有种久别重逢的感慨,甚至是恍然而悟的共鸣和感动。
唯守本心始深情,几生修得到梅花
《唐诗三百首》开篇是张九龄的《感遇》,九龄风度率领大唐气象扑面而来。一句“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道尽人生的自我追求,不关乎外界,不关乎他人。心在何处,人生的坐标就在哪里。所以才会有不畏世人诽谤的屈原向我们狂奔而至,倾诉着他“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志向;才会有在疲惫中李白“受屈不改心,然后知君子”的英雄梦想;才会有岑参“辞家见月两回圆”却依然为盛唐风烟滚滚的边疆掌镜;才会有孟郊所谓的“破镜不改光,兰死不改香”耿介拔俗的孤星胸怀;才会有苏东坡“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真洒脱。
遭遇人生低谷时,有柳宗元做我们的人生范本:忍受“独钓寒江雪”的孤寂,经历“凄神寒骨”的低潮,居庙堂之高变成处江湖之远,却依旧可以修炼内心--------澹然离言说,悟悦心自足;在面对不为人懂的孤独时,李贺以他朴素的坚持以诗惊世,呕心沥血用27岁的年华注解了什么是“男儿屈穷心不穷”,即便悲情一生,也为我们留下了最动人的励志经典;在面对艰难世道时,陆游告诉我们什么是热血真情,他生前四处奔走,笔耕不辍,“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梦觉犹可待,赤子心不死,直至残烛暮年,直至黄泉地下,也要家祭无忘告乃翁。喜欢陆游那首《梅花绝句》“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陆游爱极了梅花,他的一辈子不正像是在冰雪天地里仍坚守初心的梅花吗?
梅花独有品,遵循本心,独自开在数九寒天,爱我所爱,行我所行,按着正直的心意真心做自己。山有山的高度,水有水的深度,没必要攀比;风有风的自由,云有云的温柔,没必要模仿。你认为快乐的,就去寻找;你认为值得的,就去守候;你认为幸福的,就去珍惜。发现自己的内心,需要性格的力量。唯勇敢者敢单独面对自己,唯智者方能与自己为伴。不忘初心,依心而行,问你真心,唯有深情。
一草一木皆有情,万物化为一片心
台湾张文亮有一首非常有童趣的哲理小诗--------《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上帝给我一个任务/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我不能走太快/蜗牛已经尽力爬/为何每次总是那么一点点/真奇怪,为什么上帝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上帝啊!为什么/天上一片安静/唉!也许上帝抓蜗牛去了/好吧,松手了/反正上帝不管了/我还管什么/让蜗牛往前爬/我在后面生闷气/咦,我闻到花香,原来这边还有个花园/我感到微风,原来夜里的微风这么温柔/慢着!我听到鸟叫,我听到虫鸣/我看到满天的星斗多亮丽!/咦,我以前怎么没有这般细腻的体会/莫非我错了/是上帝叫一只蜗牛牵我去散步
小诗告诉我们忙碌的现代人:生活中慢下来,用心体会,会发现很多美好的存在。每天一点美好,人一辈子中就是由无数个这样不经意的发现才有了惊喜和意外的收获,才能感知到生活和自然给予的馈赠。花草树木总关情,用心领悟。千年前的古诗里就有多少教会我们发现和审美的心意:
面对青山,白居易竟然深感心中有愧,辜负青山,于是写下了“两度见山心有愧,皆因王事到山中”,他希望是纯粹地爱山而来看山,而非世俗的诸多俗事,否则辜负了山的真诚等待和迎候;多情李商隐更是对落花也充满不忍和怜爱,“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归”,似乎花是知音,懂得相同际遇的惺惺相惜;在杨万里笔下,万物皆通灵,他可以把平凡的夜空描绘得如同新生,赋予星辰多情美妙的诗意:“须臾玉棋子,遍满碧瑶枰”,也可以把蟋蟀写得如同知心的友人“秋蛩伴侬语,苦底是谁声”,内心的淡泊宁静让诗人总被自然感动,生发内心的同情,他爱泉爱山,爱雪爱夕阳,从司空见惯而常被忽视的日常之中,看到欣赏与喜悦,温厚与悠然。最难得的是他虽然官至宝漠阁直学士,可对生活自然的喜爱依然不减,没有世俗功名之心,没有铜臭之气,洗尽铅华。一面是君王的股肱之臣,一面是写下无数细腻小风景的诗人,以笔传达何为诗意人生,与万物相通,感天地有情。杨万里在诗意里活得不模糊不朦胧,他活得很美很真,活得就像木心先生那段话:“万头攒动火树银花之处,不必找我。如欲相见,我在各种悲喜交集处,能做的只是长途跋涉后的返璞归真。”
一草一木赋深情,我心寻自然。诗人流马说:“在喧嚣嘈杂的时代,一个人可以生活在一份自得其乐的安静中,其实是一种能力,甘于平淡,生活在世界某个不为人知的角落,细致体察抚摸身边的一草一木,始终不断从这中间发现美,并默默地发出赞叹。”
家园故土何愁远,唯在心中在眼前
家,是每个人的归宿;国,是每个家的根。在千年前的诗里,我们和古人一样感受着家国给我们的归宿感。“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是最遥远最淳朴的归家之思和近乡情更怯的忐忑之心。唯有深爱这块出生之地,才会有如此复杂的情感。而这种情感因为在古代就更直击人心,因为没有发达的交通工具,没有先进的通讯手段,每次的远行出征仗剑去国都可能是今生的永别,所以才会格外动人或伤感,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纤纤折杨柳,持此寄情人。一枝何足贵,怜是故园春。”也许摘一片故乡的柳叶夹在书卷里,也可慰藉想家的心情。可又有多少人能像贺知章一样老年衣锦还乡,儿童相见虽不相识,但总归是回家了,有忐忑的期待,有温暖的团圆。有更多的人漂泊羁旅一生都无法回到那个出生之地,没能再见到父母双亲。“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是多年飘泊,书剑无成,无颜归见家园父老?还是燕然未勒,锦衣未就,不甘这样默默地言旋?“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风从帝乡来,不异家信通”,梦里归家该是怎样让人喜极而泣,从故乡来的风都让我如同归家一般。这些动人的诗句道尽了所有怀乡人内心的孤独和无法排遣的忧伤。对比陶渊明“乃瞻衡宇,载欣载奔”的归心似箭和狂喜,就能知道乡愁之愁何其深何其重。
父母在,家就在。“缓作地程早作归,倚门亲语苦相思。白头亲老今多病,不似当初别汝时。 ”故乡一别,再见时是父母因等你盼你的霜鬓。物是人非,虽然相见,却是满满的心酸。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衣锦还乡终有时,可子欲养而亲不待。求学工作追求所谓的人生理想没有错,但归根到底应让自己和他人幸福,如果让双亲永远处在思念之中,那意义又在哪里?想起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中秋之夜一边吃着自己烤的月饼,一边吟诵着《春江花月夜》,真有一种“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的感觉。何以解乡愁?唯有中餐与中文。莫尔说: 为了寻找想要的东西,我们走遍全世界,回到家,找到了。对家国故土的思念总使人“想起月饼,想起桂花,想起满腹珍珠的石榴果,想起故园飞黄叶,想起野塘剩残荷,想起雁南飞,想起田间一堆堆的草垛,想起妈妈唤我们回去加衣裳,想起岁月偷偷流去许多许多…”流沙河老先生的那一只蟋蟀将乡愁深情唱响人生的每一个角落,只要带着思乡之情,走到哪里都有温暖。
乡愁唯有长相思,“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想家时,读一读思乡的诗吧,故乡会穿过千山万水来到你的心上、你的枕边轻唤你,如同儿时母亲的怀抱。归期已不远,“乡路眇天外,归期如梦中”;思念永不忘,“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相思长情岁月里,只愿为君誓三生
低眉浅笑,谁的深情,绚烂了三生石上的一见倾心?前世,我为青莲,你为梵音,一眸擦肩,惊艳了五百年的时光;今生你为橡树,我为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是怎样的柔肠百转用五千年的时光唱出诸多动人的传奇-------有女子的情真志坚:从《上邪》的“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到“枕前发尽千般愿,要休且待青山烂”再到“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都让我们感受到古代女子对爱情的勇敢和坚贞。
有男子的感念追忆-------元稹感念妻子的贫贱相随,不离不弃,以“唯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表达对韦丛的愧疚,永远开眼想念,报答妻子的恩德;四十八年后重游沈园的陆游依然记得当初与唐婉的初识,人生若只如初见,又怎会有“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的伤心之事?而和陆游一般用情之专之深的姜夔一辈子里也为心中的她写了无数的诗词,相遇相知却不能相守,只能默默借怀城来怀人;苏轼呢,更不用说了,一曲十年生死两茫茫的《江城子》更是摧恸了多少人的心。
这些诗意的爱情丰富了人生的情感: 它可以是“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的两情相悦;它可以是“赌书消得泼茶香”的情投意合;可以是“若是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的默默守护;可以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无怨无悔;可以是“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的相守终老;可以是“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彼此懂得;可以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坚贞不渝。
没有人知道,这世界上,究竟有多少情,属于浅相遇,深相知;更没有人知道,这世界上,究竟有多少情,属于默然相伴,寂静欢喜。无论是哪一种爱情,都值得珍惜和守护,她的美好正像爱尔兰诗人克里夫特所说的:“我爱你,不光因为你的样子,还因为和你在一起时我的样子;我爱你,不光因为你为我而做的事,还因为: 为了你,我能做成的事。”
当时只道是寻常,相逢恨不知音早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最早认识的描写友情的古诗是从这首《赠汪伦》开始的,在那群山无处不飞红的桃花潭边留下了汪伦李白的踏歌古岸诗酒唱和,执手送行,惜别深情。朋友一生一起走,那些日子不再有。此生一别,何时再见。
大笔挥就无数边塞诗的王昌龄每次都认真书写和友人的每一次离别,他的诗集里满篇的“送”字“别”字,看得心里温情渐升,“一片冰心在玉壶”温暖了多少渐行渐远的背影;
可爱的杜甫无数次地梦李白怀李白,明明是自己一连三夜梦到李白,非要说是李白夜夜不辞辛劳到他梦里来。会心一笑之余却又被他那句“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打动到心里,正因为对一个人满怀深情,才会因为他一个搔首的背影就湿了眼眶。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有友如此,我心足矣!
被传为友情佳话的,还有纳兰性德与好友顾贞观。纳兰对友人的情谊全在一首《金缕曲》里:“一日心期千劫在,后身缘,恐结他生里。然诺重,君须记。”哪怕前途命运如何渺茫,你也务必要记得我的承诺,我们来世还要继续做这样的朋友。如此执着深情的盟誓,不光是闪现着纳兰的侠肠俊骨,更令后世千万读者增友情之重。
“相知岂在多,但问同不同”,白居易写给元稹的这句诗,道尽了友谊的真谛。正因如此,69岁的白居易总梦见已经离世九年的元稹。惺惺相惜,君子同心,达人同志,你在我心相忆深。
后记: 诗词不是遥远的梦,而是古人帮我们收集好的山川湖海、一草一木、悲欢离合、真真切切的情感。它拉开现实与审美的距离,让我们懂得怎样深情地活着。从前车马很慢,书信很远,所以每次告别都是认真的,每次思念都是深刻的。喜欢董卿说的一句话:“诗词面上的极简和它背后所包含的纵横捭阖的精神情怀和高度让我们赞叹不已,正因如此,伟大的诗人才能写出千古能够引起共鸣的情感。”快捷时代的都市人,不再需要登高怀远,不再懂得见字如面,快捷是平淡寡味的开始,也是丧失感动的开始。幸好我们还有诗让心得以栖息,让灵魂安放,让情感归宿。佛曰:留人间多少情,迎浮世千重变。 愿你美好地走在路上,深情如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