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经过上万年的进化演变成高级动物,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探索,创造了璀璨的人类文明。而后人要站在前贤的肩膀上,通过学习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和发展。
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通常是在学校的教室里,老师在讲台上不辞辛苦地教,台下学生个个危襟正坐“认真”听讲,在老师的安排和要求下完成作业及考试,每天按部就班去上学,家长总时常叮嘱“要认真听讲,好好学习”。很多老师和家长这样的教育就能使学生掌握了知识,其实学生只是被动灌输了知识,这样的学习“学得累,忘得快”。
大学阶段的计算机专业包括编程语言等课程。有的同学编程语言能考满分,但如果让他写一个程序,却一个都写不出来;但同样是开设计算机专业的另一所大学,学生学编程语言的方法却完全不一样。老师没有讲过一次编程语言课,上来就给学生布置任务:每个人编一个小游戏程序。学生为开发自己创作的小游戏而努力自学写程序,然后老师将编游戏的难度变得越来越大,逐渐升级。后来,这些学生大多都成为优秀的程序员。
培养出选手的方法就是告诉他:有一场比赛,你想参加吗?你要想比赛,好想想怎么赢。优秀的选手从不是仅靠看几本专业书籍就能做到的。这时候,选手根本不需要教练的天天督促。选手自己就会特别努力,特别勤奋,会不断的思考“我怎么能够做到最好”?这就是沉浸式学习。
我国的学校教育很多是学生在老师和家长的安排督促下被动地学习,学生活在既定的程序之中,没有乐趣,也不喜欢,缺乏主动性,学习是为完成师长交给的任务。这样的学习苦而枯燥,毕业没多久知识就又还给老师,学生成了考试机器,难以成为真正的人才。而真正的学习从来不是被迫的,而应该是“我喜欢学习,我会不断的深入探索,乐在其中,有创新和发现”。
沉浸式的学习是以自身的目标为导向,自发主动的深入学习。只有沉浸式学习才能够带来真正的快乐,只有快乐才能够不断延续,只有延续才能够变得更专业。
数学家陈景润常常沉浸在研究中而不知疲倦,有次走路时撞到大树还以为碰到人而连声送歉,而就是这种沉浸式研究而使他破解哥德巴赫猜想,摘得数学皇冠上的明珠!
其实,人的一生也有沉浸式的。有很多人的生活按部就班就像完成既定的程序,了无乐趣可言;而有些人对自己的人生有明确的目标规划,沉浸于自己专注的领域,不被世俗左右,实现了人生价值。
愿您拥有沉浸式的人生,感受生活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