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就像是一个缓缓展开的“赌桌”,而我们都是两方下注的“赌客”。每一次底牌的揭晓,或喜或悲,都是一种难以诉说的“打击”。
说实话,其实很多人对于“赌”这个词很无感,为何?因为它就是一个专用于“冒险”的词。既不能给人带来安全感,也不能给人带来满足感,只会让人陷入永无休止的烦恼之中。
可这个世界永远是“矛盾”的世界,人也是“矛盾”的人。不喜欢“赌”的人,也仅仅是表面,他们的内心,多是希望能“一举翻盘”。
就像在每一段关系中,有些人把自己的一颗真心寄托在别人的身上,希望别人良心发现后能“珍惜”自己;有些人把自己的心窝子都掏出来给人看,希望别人能感受到自己的“情谊”,然后能用真情对待自己。
所以,这个社会的许多人与人的关系,概括起来其实就是一个“赌”字。对于婚姻,痴情的人想“赌”;对于人心,长情的人想“赌”;对于未来,盲目自信的人想“赌”。
可是,这个局面把控者永远不是自己,而是生活。有些事,能不冒险,就不冒险;有些人,能不期待,就不期待。要知道,这些无意义的冒险,赢了只能回到原地,而输了,却会万劫不复。
婚姻关系,不能赌
婚姻的双方,其实就像在掰手腕,唯有男女双方都使尽全力,才能让这种关系一直持续下去。如果有一方心存侥幸把力气放松了下来,赌对方不会用力,那么对方只会趁势使劲,丝毫不会给你“喘息幻想”的机会。
曾见过一个女孩,贤良淑德,大方得体,虽然不是很好看,却很耐看。可是,就是这样的女孩,偏偏喜欢上了一个不喜欢她的男人。而那个男人,早就想摆脱她了,可她却在苦苦纠缠着,不愿意放手。
后来,男人没有办法了,也就对她不理不问。而女孩看到男孩的态度,以为他重新喜欢上了自己,便一直痴迷下去。直到有一次,男人在酒会上喝醉了,迷迷糊糊和她发生了关系,女孩也就怀孕了。
男人没办法,只能为自己的行为买单,便向女方父母提婚,娶了女孩过门。可婚后的生活女孩一直过得不幸福。男人不喜欢她,就一直和她分房睡,只会在孩子方面和她商量,其余的话也从不多说。
后来,女孩主动提出离婚,只要求男人能每个月给孩子一定的生活费便够了,其它也不做太多要求。男人不仅答应了,还主动让出了自己的房子给了女孩,自己搬出去住。
《诗经》有言:“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一个女人,最大的优点就是“长情”,而最大的缺点也是“长情”。因为过分把情感寄托在别人身上,所以不愿放手;因为总是把真心托付给了别人,所以心存期望。
婚姻关系上,最忌讳的就是“赌”感情。很多事,并非男人不好,也不是女人不好,只是双方的心不在一条线上。那么,这段感情也终究会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最后走向破裂,害了自己,也害了对方。
人心真伪,不能赌
东野圭吾曾说:“这个世上有两样东西不能直视,一是太阳,二是人心。”
太阳的光过于猛烈,足以让人暂时失明,所以不能去直视。而人的心则过于“难测难料”,足以把人玩弄于股掌之间,所以不能去相信与直视。
在社交场上,有些人走过来跟你拍拍肩膀称兄道弟,难道他们真的就把你当成“自己人”吗?未曾有过利益的交往,就绝对不会有什么好的关系。这些人,倘若你盲目把真心交给他们,只不过是在赌一个必输的“牌面”罢了。
很多时候,人心是很难分辨真伪的,也是不能去“赌”的。很多人认为,某某是我的同窗师兄弟,有几十年交情了,可以信任,所以这个社会才会有许多“情感骗子”。这种骗子不仅喜欢在爱情上出现,还喜欢在“老朋友”这种亲密的关系上现身。
亲戚家有个侄儿,今年已经快30岁了。他不仅找到了女朋友,还准备在年内结婚。可就是在这个时候,他的一个“老同学”出现了。
老同学找到他的时候,哭丧着脸,说自己的家人生了病,急需要钱。可就是因为侄子和他的关系特别好,大学也是同寝室的兄弟,所以把自己结婚的部分钱借了给他。而他的老同学也承诺会尽快还清。
可是,当这笔钱刚借给了老同学后,他便消失了踪影,就连侄子的手机、微信等等的通讯方式,他也全部拉黑了。侄子这才知道自己遇人不淑,付错了“真心”。
人心是什么?便是一种无论你怎么猜都猜不赢的事物,也是一张你无论“赌”多少都会输得清光的“烂牌”。你把真心托付给别人,别人也许不会感激,更会捂着嘴巴在笑。所以,人心真伪,既然难辨,那便尽量少点“期待”。
年迈养老,不能赌
婚姻不能赌,是因为感情这种事强求不来;人心不能赌,因为真假难辨,输多赢少;可年迈养老之事,更不能赌,因为在“养老”问题上,大多只能靠自己。
很多人会感到疑惑,我们不是提倡“养儿防老”吗?话虽如此,可人身处在社会之中,外界的事物会变,人心也会变,也就除了自己能真实一点。
并非说自己的孩子不会孝顺自己,而是现阶段生活压力太大,大多数年轻人依旧需要父母的支持和打点,他们又怎能在短时间内有能力照顾家人呢?
要知道,年轻人多要组建自己的家庭,多要面对车贷房贷的压力,又怎能轻轻松松地给出一笔钱让我们自己养老呢?
有句话说得好:“人这一辈子只能靠自己,从小时候喝奶时的自我允吸,到年老后的自给自足,没有人能永远帮助自己,只能自己渡自己,自己帮自己。”
为何现阶段总会出现“父母状告孩子”这样的奇怪的事儿?有些是因为孩子没有担负起养老责任的能力,有的是孩子没有这份心。
可无论哪一种情况,都告诉我们一个结果,那就是盲目把养老问题“赌”在孩子身上,那就是一种莫大的失误和过错。
我认为在这方面有个词特别好,那就是“自给自足”。自己有钱,去哪里玩都不会讨人嫌;自己有能力,去哪里吃喝都不用看别人脸色;自己有底气,去哪里购物都不用害怕被人骂。
生活很残酷,人更残酷。所以,人这辈子不要“赌”太多,而是要真真实实做好自己。与其让自己多被人期待,也不要自作多情去盲求。要知道,你的“赌”和你的“求”,都不过是一种“卑微”。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