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说心理学意识比知识更重要
情绪人人有,消极负面情绪更是不乏体验。尤其当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特殊时期,居家自我隔离成为大多数人生活常态,由此会体验到更多焦虑情绪。
如何应对焦虑情绪,具体到技术方式方法,只要动动手指,网上有关信息铺天盖地,各类讲座也应接不暇,这个时代最不缺少的就是信息与知识。
这不仅是知识爆炸时代,还是便捷获得知识时代。可是,我们要坦诚自问一句,有了应对焦虑的海量信息,我们真的有效应对了吗!
就像那些富人们,一般人认为要比我们这些普普通通人幸福指数高,可是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这不是真的。事实上,普通人与富人们的幸福指数有差距,但不是一般人想象的大。
缘由就在于情绪是一种主观感受,是心理现象。
换句话说,应对焦虑情绪时候,我们不能简单提供技术方法,这是无效行为,因为违反了心理学本质,用一个专业术语说就是缺乏“心理学头脑”。
知识有的是,知识不值钱,意识才重要,应对焦虑意识就要思考并培养自己的心理学头脑。
如何理解“心理学头脑”的含义
搞明白心理学头脑含义,培养心理学头脑,应对焦虑情绪才有的放矢,才真的有效。
不以有效为目的的言行,都是无用的废话,因对焦虑就变成泛泛而谈,只是心灵鸡汤。
心理学头脑起码有两个特点:
一是个体主观性。
心理是脑的机能,情绪来自我们大脑,正如王阳明所说“心外无物心即理也”,既然来自大脑,说明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感受。这就要求我们反求诸己,向内寻求情绪来源,不要把重心放在别人或者环境上,因此有句话说,“人家尊重我, 与我何干”“我爱你,与你何干”,尊重我的人是人家优秀,我们也只对能自己情绪负责。
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生活经历、三观、环境等不同,导致我们当下对人事物主观体验不同,比如抑郁就是基于当下对过去的不恰当建构,焦虑则是基于当下对未来的不恰当建构,这些建构由于不准确,夸大其词,才成为心理问题。
二是自我体验性。
由于心理的个体主观性,人人都有,人人不同,由此不能用一个模式应对或者要求。
可我们容易把群体个人化,没有区别普遍性与特殊性,来上就一番大道理,导致无效。
同时好为人师的人性,让我们忍不住“主动帮助”,这是心理学头脑的大忌。要牢记不求不帮,即便求助也要视情况帮还是不帮,因为我们可以帮不上,但不能帮倒忙甚至有害。
为此,用心理方法帮助别人,要个体化对待,要有求才有帮,不要主动显摆,否则就是缓解自我焦虑或者虚假得瑟。
也因此,用心理学方法帮助别人,就要先进行自我实验,自我体验,确保方法可行,可操作,有效果,才能推广给人。
一个助人方法,连自己都不去尝试,或者自己不相信,或者自己都做不到,凭什么要求人家去做,除了故意忽悠,再就是自欺欺人。
接下来,我们才可以分享一些应对焦虑方法,可能不适合你,但起码我自己试验过,可行可操作。
我是如何应对焦虑情绪的
针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现状,我应对焦虑情绪有这些办法:
一是有过程有意识的做好防护应对。
意识比知识重要,在这里体现明显,我对疫情的态度有这三阶段,轻视——重视——正视。
开始不以为然,自认为经历过上次萨斯事件,国家应对绰绰有余,再说武汉距离我们很远。后来去了一次医院负压病房建设工地,加上孩子提醒这两次病人数量对比截然不同,猛然惊醒要重视。于是上班外出时做好防护,戴口罩,勤洗手,多喝水,坚决以身作则,不恐慌也不轻视。
二是用具体行动应对焦虑。
说实在的,无论上班还是居家时候,时间一向紧凑,因为每天一篇日更文,还要编辑发到微信公众号,每天手机日记简要记录感想事情,同时分作三次记录情绪指数,作为情绪监控数据。此外,还要抽时间读书,最近参加一个读书群,每天打卡完成十页,这些要在工作之余完成,必须利用闲暇,那里有无聊时光。
其中日更文两年能够坚持下来,在于借助心理学理论知识,希望来认识人性,认识自己,补补课程,不横向比较人家那些天赋者,只给自己纵向做比较,兴趣使然,自然可以坚持。
这些具体活动的完成,就是生活的有意思所在。曾接触过不少抑郁或焦虑症患者,几乎都是想得多做的少,正是缺乏实际行动才导致问题难以解决。
许又新教授有个烦恼公式,烦恼等于欲望与满足欲望的行动之比值,我们欲望客观存在,比如趋利避害,好吃懒做,虚荣爱面子,追名逐利,这些不可能消灭压抑,最好的方式就是加强行动,用可行可操作行动,合法合理范围内适度满足它。
这样的行动,哪怕最后达不到设想目的,因为有过行动也就有了新体验,适当满足了欲望,也就可以保持适度心理健康水平。
对于焦虑情绪的缓解,也是这个道理。
因此,最后要说的是,焦虑情绪应对一定因人而异,我说的两点就是正确认识且切实做好疫情防护,有了心理安全感,再找出适合自己坚持的事情,哪怕是每天浇花看书,也定会保持较好情绪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