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写作?(1)

在过去的三年里,我一直在写东西。我开了公众号,撰写剧评书评类文章,也在打卡小程序上记录自己的所思所想。然而,目前我的写作水平仍处于初级阶段,公众号的流量有限,且发布的内容并非我内心的全部表达;小程序上的打卡记录更偏向日记,缺乏互动反馈,虽有真情实感,却未必能带来提升。

于是,我开始寻找一个既能轻松表达内心所想,又能获得关注和反馈,还能记录写作成长的第三方平台。经过反复观察思量,我选择了简书。

选择简书,主要是因为在这里我 “遇到” 了与自己有共同经历和思考的人。在寻找书评内容素材时,偶然发现一位书评作者,她记录了自己读书写作以及自我成长的过程,文字平实感人。我们有着太多相似之处,出身、成长、现状以及对未来的思考,仿佛找到了知己,尽管我们并不相识,甚至没有交流,但文字本身就是一种交流。我遗憾自己发现得太晚,同时也越发喜爱文字,因为通过文字,我找到了更多有共鸣的灵魂。

比如梅蓓老师,从她的文字中,我看到了她的经历,也觉得自己当前所经历的挫折似乎算不得什么。她和我一样,希望通过文字找到自我和方向,这让我在写作之路上不再那么焦虑。还有李娟、毛姆、史铁生、小王子等,我竟慢慢读懂了他们的文字,世界如此神奇。

因为对文字的喜爱,我开始注重真正的输入输出。每天通过微信读书打卡,挑战连续 30 天、21 天不间断阅读,并记录阅读感受。通过书评写作进行输出,锻炼新媒体写作能力,沉淀和消化所吸收的文字、情感和力量。尽管只是迈出了一小步,但内心平静了许多。

曾经的我总是焦虑,焦虑写不出东西,写不好文章。但后来通过文字和阅读,我发现焦虑可以在行动中慢慢消解。就像李娟所说,只管写就是了,以建设一整个王国的野心与建设不了就算了的坦然。文字永远是一场场意外,写就是了。

想清楚这个问题后,我少了许多烦忧。有灵感时,便赶紧记录下来,哪怕只是一段话、只言片语或一个标题。积累到合适的时机,便形成一篇文章。简单排版后发送、转发,不再在意阅读量和评论。写完后,内心舒畅,整个人轻松愉悦,这便足够了。

我也曾思考自己喜欢写作的原因。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讨论过这个问题,他问一位作家朋友,朋友说为了母亲,为了使她骄傲。史铁生最初也觉得自己写作,有部分原因是想让母亲骄傲。高中时,我因作文被老师夸赞,看到《新概念作文》和三毛的书受欢迎,便觉得当作家能让自己和家人骄傲光荣。但随着岁月增长,我觉得写作更多是自我成长的需要,是与外在内在沟通的桥梁。

史铁生在完成《务虚笔记》后,对写作有了新的认识。他说写作一是为了不僵死在现实里,二是要维护和壮大人的梦想,尤其是梦想的能力。对于写作意味着什么,他认为是一种命运,是逃不开的 “惑” 字促使写作行为发生。

或许这才是写作存在的终极意义吧。越长大,人生疑惑越多,“我究竟从何而来,到何处去?”“活着的意义是什么?” 有些人想不明白会误入歧途,有些人借助宗教思考,而我选择了写作,虽然目前还只是初步阶段。

希望能在写作的道路上遇到更多有趣的灵魂,找到解答内心疑惑的文字。如果你也有同样的困惑和想法,欢迎一起交流。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