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束花是2015年仲夏,我们一家回承德围场老家探亲时,婆婆上山为我所摘。
说起来惭愧,2003年我和先生结婚,跟婆婆见面却不超过十次,相处时间加起来也没俩月。
第一次回老家是在闺女七个半月时,先生干活儿从爬凳上跌了下来,摔伤了腰。行动不碍事,却没法儿干活儿。
左右是歇着,回去看看老人吧。
那次跟婆婆相处二十来天,满足了婆婆当奶奶的瘾……
婆婆是个大大咧咧的人,不拘小节,也不爱做饭。家里甚至可以说邋遢至极:每次吃了饭,碗也不洗,总得等到没碗用了,才一起洗。衣服就更不用说,公公婆婆身上的衣服根本看不见本色。
可是,就这么个人,会把家里所有未沾过身的新被褥给我们留着。
洗脸盆,洗脚盆也是新的,我奇怪极了。婆婆笑着说,华子说你爱干净……
先生抱怨婆婆家里没鸡蛋,婆婆会等卖鸡蛋的来了,买上一大箱五十来斤鸡蛋,令人苦笑不得。肉,菜更别说了,足量准备。
整天净是荤菜,太腻。我随口说了一句,包点素馅儿饺子吃吧。婆婆说正好家里还有几个鹅蛋,有韭菜。等人家调出馅儿来一看,满盆鹅蛋,只有星星点点的韭菜。
问婆婆这是煎了几个鹅蛋,人家说三个!娘啊,那可是鹅蛋!
我回去跟娘家妈叙说,我妈和奶奶都说,你婆婆是个实在人啊。不爱做饭,邋遢都不算毛病,人实在就成,再说你又不常跟人一起生活。
后来,时间久了,慢慢摸清婆婆的脾气,偶尔打电话也会开个玩笑。婆婆不识字,不记电话号码,所以每次接电话她都会先问:谁呀,谁呀?
围场这边方言也跟普通话一样,所以我跟公婆通话,都是自动开启普通话模式。
有一次我故意逗她:
“老袁”
“谁呀,谁呀?”她有点纳闷,有点着急,因为手里还干着活儿。
我又说了句什么,婆婆恍然大悟:我*你妈的,小静啊。
唉,这事儿闹的,回头跟我亲妈叙说,我妈也不生气:谁让你先逗人家来!
一路大巴高速狂奔,一路思绪万千,亲妈的,婆母娘的,一会儿流泪,一会儿又觉得可笑,转过来还是悲伤。
在我母亲马上要三周年祭日之时,婆婆又突然撒手人寰,千里奔丧。从此,世上再无那个被叫做娘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