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三观卖血记》读后感

图片发自简书App

好像故事够平凡,才能覆盖更多人的人生。

余华笔下的许三观更让我觉得他是一个有血有肉的现实中存在的人。他像极了我们普通人,他自私,小气,市侩,斤斤计较同时又善良,真诚,执着。

突然想起三年前第一次看余华先生的作品《活着》,那一天的那本书赚去了我好多眼泪。时隔三年,明明是第一次翻开《许三观》,却有一种久别重逢的情感,还是那个擅长写市井小日子,没有多余的文字,单单白描和对话就够我流泪千百遍。

《许三观》描写了中国底层农民为了维持生活,一次又一次的卖血。以透支生命来维持生存,纯粹的为了活着而活着。在宏观意义上,《许三观》和《活着》是一样的,都是中国农民的苦难史。但是微观意义上他们又有很多不同:《活着》里面的人物始终逃不了不幸的悲剧的必然性,而《许三观》避免了很多伤感主义的情调;《活着》具有史诗般的气魄,而《许三观》里主人公较平淡,朴素,从容度过一生……

如果说人生苦难是徐福贵,那么人生沧桑便是许三观。

许三观是从小与四叔住在乡下的城里人,偶然的一次机会他加入了卖血的队伍。第一次卖血他得以娶得娶了美貌的妻子,第二次卖血是十年后,为了大儿子闯祸要赔钱,第三次卖血是为了讨好老情人,第四次卖血是因为家里太穷困不得不卖血,第五次卖血是为了讨好二儿子的队长,好让自己的孩子早日回家,后来卖血皆是为了孩子,家庭…一次次地卖血,那一句“一盘炒猪肝,二两黄酒,黄酒给我温一温。”从结巴喊到老练,从稚嫩喊到成熟,从年轻喊到年老。多年以后许三观,头发花白,牙齿掉了七颗,年过六十的他看着多年未变的饭店,时隔十一年,还想再去卖一次血,这次无关儿子,无关家庭,只为了自己。可是当他来到医院,年轻的沈血头却不要他的血。他恍惚,岁月已经夺去了他强健的身体,当年卖血的好时光一去不返,对未来灾难的忧虑,他像丢了魂似的。百结愁肠,泪流满面……人生沧桑莫若此

本书没有太多肖像和心理描写,但是人物的形象却跃然纸上,有血有肉,栩栩如生,语言丰满,酣畅淋漓,以后在哪本书都看不见这种无所用心而无处不在的词藻了。

余华说过这样一句话:现在很多青年的小说作家都在于急切的表达他们的散文和诗歌的才华,可能是一种时尚,今天的小说逐渐的变得花哨和空洞起来,写作者越来越迷恋语言不实际的漂亮,忘记了准确的文字才是最美的语言,如果说没有了语言就没有了小说,这样的说法没有错,可是,游离于作品的语言就像是将一身衣服挂在了衣架上,而不是穿在了一个活生生的人体上。余华先生不同于其他小说家,用真实的词语反映现实,而不是在堆砌词藻。

很多人觉得余华的作品太过于黑暗,让我们无法在其中看到曙光。但是这一本《许三观卖血记》却一次又一次带给我温情。

小说中,许三观的大儿子许一乐是他妻子许玉兰和初恋对象何小勇生的孩子。对于许三观来说是莫大的耻辱。然而,何小勇被货车撞到,何小勇妻子访问老中医,中医说需要儿子叫魂。许一乐虽然已经是他的儿子了,他却依旧让他去叫,他说:“只要是人的命就要去救,一乐,你记住我今天说的话,做人要有良心。”

我从许三观身上一次又一次看到了属于人性的闪光点,有一次,一乐负气出走,他找了好久,终于找到的时候,许三观对一乐说:“爬到我背上来。”一乐看到了胜利饭店明亮的灯光,他小心翼翼地问许三观:“爹,你是不是要带我去吃面条。”许三观突然温和地说道:“是的。”

看到这里,我内心最柔软的一部分被触动,眼睛酸酸地,嘴里涩涩地,泪水随之而下。真的会有心悸的感觉,那种“突然温和地说道”像极了我们调皮时,父亲的样子,那一种爱海阔山辽,广无边际。那是父亲对孩子最诚挚的感情。那是父亲对孩子最诚挚的感情。

当一乐生病时,家里钱不够,许三观不得不找何小勇的妻子借钱,那女人平时如同泼妇,此时却拿出一块方帕,二话不说讲所有的积蓄拿给许三观。此时,我看到了人性的闪光点,人与人最温情的一面。

还有许三观四处奔波卖血,在林浦的时候,周围的人看到他喝冰冷的河水,听说了他悲惨的处境,给他煮了热茶,带来了盐巴,如果暂时吃不了就留着,下次卖血还可以用上。热茶就让他先喝了。如此素不相识人的温情真是令人感动。

还有文革时期许玉兰被批斗,许三观偷偷送饭,他瞒着所有人把红烧肉藏在饭里,这期间他轻声说话,在文革这个背景下,不正是丈夫对妻子的爱吗?文中有一句话“看到许玉兰这样,许三观眼泪都快掉出来了。”直击心脏,许玉兰说腿酸了,自己捶捶腿。许三观这个平时总骂许玉兰的丈夫都是满眼心疼,这不就是丈夫对妻子的温情吗?

看着许三观经历的那些温情,你会感觉人与人最美好的感情就在身边,正是这些温情,让人彼此相爱。

《许三观》有一个奇妙的结尾,许三观对着许玉兰说:这就叫屌毛出得比眉毛晚,长得倒比眉毛长。

文章就是这样,用粗俗且具有哲理的一句话作结尾。没有多余的话语,没有深化主题,没有设置悬念,但是这样的结尾还是让人更值得回味。《许三观卖血记》拥有相当轻盈的步伐,余华用最平实的文字熨平时代的褶皱,关于那个苦难的时代,他用轻盈的文字幽默的笔法叙述艰辛岁月。这大概可是最吸引人的地方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4,588评论 6 496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456评论 3 389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0,146评论 0 350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387评论 1 288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481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510评论 1 293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522评论 3 414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296评论 0 270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745评论 1 30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039评论 2 330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202评论 1 343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901评论 5 33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538评论 3 322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65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415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081评论 2 365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085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有些时日没有静下心来读书,也有些时日没有静下来记录所想所感了。最近看了东野圭吾的《谁杀了她》、路遥的《人生》和...
    黑黑仔阅读 1,450评论 14 14
  • 夜深人静夜 万籁俱寂时 风拂花送香 心安我自知
    平淡且从容阅读 338评论 1 11
  • A half-smoked cigarette 有段时间夜里为了他睡不着,翻来覆去的,他爱我吗,亦或是不爱。他的话...
    无花扶疏阅读 610评论 1 6
  • 一只鹅的羽毛洁白的令新雪感到羞愧,它为大自然赋予它的这种得天独厚的恩赐而骄傲。宁愿把自己看作是一只天鹅。而不...
    08a5769aaf8a阅读 358评论 0 4
  • 又是一个教师节,网上有关老师的话题又热起来了,也有很多的反面的例子冒了出来,无外乎世风日下师道不存云云,但...
    辛勤的老三阅读 370评论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