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故事够平凡,才能覆盖更多人的人生。
余华笔下的许三观更让我觉得他是一个有血有肉的现实中存在的人。他像极了我们普通人,他自私,小气,市侩,斤斤计较同时又善良,真诚,执着。
突然想起三年前第一次看余华先生的作品《活着》,那一天的那本书赚去了我好多眼泪。时隔三年,明明是第一次翻开《许三观》,却有一种久别重逢的情感,还是那个擅长写市井小日子,没有多余的文字,单单白描和对话就够我流泪千百遍。
《许三观》描写了中国底层农民为了维持生活,一次又一次的卖血。以透支生命来维持生存,纯粹的为了活着而活着。在宏观意义上,《许三观》和《活着》是一样的,都是中国农民的苦难史。但是微观意义上他们又有很多不同:《活着》里面的人物始终逃不了不幸的悲剧的必然性,而《许三观》避免了很多伤感主义的情调;《活着》具有史诗般的气魄,而《许三观》里主人公较平淡,朴素,从容度过一生……
如果说人生苦难是徐福贵,那么人生沧桑便是许三观。
许三观是从小与四叔住在乡下的城里人,偶然的一次机会他加入了卖血的队伍。第一次卖血他得以娶得娶了美貌的妻子,第二次卖血是十年后,为了大儿子闯祸要赔钱,第三次卖血是为了讨好老情人,第四次卖血是因为家里太穷困不得不卖血,第五次卖血是为了讨好二儿子的队长,好让自己的孩子早日回家,后来卖血皆是为了孩子,家庭…一次次地卖血,那一句“一盘炒猪肝,二两黄酒,黄酒给我温一温。”从结巴喊到老练,从稚嫩喊到成熟,从年轻喊到年老。多年以后许三观,头发花白,牙齿掉了七颗,年过六十的他看着多年未变的饭店,时隔十一年,还想再去卖一次血,这次无关儿子,无关家庭,只为了自己。可是当他来到医院,年轻的沈血头却不要他的血。他恍惚,岁月已经夺去了他强健的身体,当年卖血的好时光一去不返,对未来灾难的忧虑,他像丢了魂似的。百结愁肠,泪流满面……人生沧桑莫若此
本书没有太多肖像和心理描写,但是人物的形象却跃然纸上,有血有肉,栩栩如生,语言丰满,酣畅淋漓,以后在哪本书都看不见这种无所用心而无处不在的词藻了。
余华说过这样一句话:现在很多青年的小说作家都在于急切的表达他们的散文和诗歌的才华,可能是一种时尚,今天的小说逐渐的变得花哨和空洞起来,写作者越来越迷恋语言不实际的漂亮,忘记了准确的文字才是最美的语言,如果说没有了语言就没有了小说,这样的说法没有错,可是,游离于作品的语言就像是将一身衣服挂在了衣架上,而不是穿在了一个活生生的人体上。余华先生不同于其他小说家,用真实的词语反映现实,而不是在堆砌词藻。
很多人觉得余华的作品太过于黑暗,让我们无法在其中看到曙光。但是这一本《许三观卖血记》却一次又一次带给我温情。
小说中,许三观的大儿子许一乐是他妻子许玉兰和初恋对象何小勇生的孩子。对于许三观来说是莫大的耻辱。然而,何小勇被货车撞到,何小勇妻子访问老中医,中医说需要儿子叫魂。许一乐虽然已经是他的儿子了,他却依旧让他去叫,他说:“只要是人的命就要去救,一乐,你记住我今天说的话,做人要有良心。”
我从许三观身上一次又一次看到了属于人性的闪光点,有一次,一乐负气出走,他找了好久,终于找到的时候,许三观对一乐说:“爬到我背上来。”一乐看到了胜利饭店明亮的灯光,他小心翼翼地问许三观:“爹,你是不是要带我去吃面条。”许三观突然温和地说道:“是的。”
看到这里,我内心最柔软的一部分被触动,眼睛酸酸地,嘴里涩涩地,泪水随之而下。真的会有心悸的感觉,那种“突然温和地说道”像极了我们调皮时,父亲的样子,那一种爱海阔山辽,广无边际。那是父亲对孩子最诚挚的感情。那是父亲对孩子最诚挚的感情。
当一乐生病时,家里钱不够,许三观不得不找何小勇的妻子借钱,那女人平时如同泼妇,此时却拿出一块方帕,二话不说讲所有的积蓄拿给许三观。此时,我看到了人性的闪光点,人与人最温情的一面。
还有许三观四处奔波卖血,在林浦的时候,周围的人看到他喝冰冷的河水,听说了他悲惨的处境,给他煮了热茶,带来了盐巴,如果暂时吃不了就留着,下次卖血还可以用上。热茶就让他先喝了。如此素不相识人的温情真是令人感动。
还有文革时期许玉兰被批斗,许三观偷偷送饭,他瞒着所有人把红烧肉藏在饭里,这期间他轻声说话,在文革这个背景下,不正是丈夫对妻子的爱吗?文中有一句话“看到许玉兰这样,许三观眼泪都快掉出来了。”直击心脏,许玉兰说腿酸了,自己捶捶腿。许三观这个平时总骂许玉兰的丈夫都是满眼心疼,这不就是丈夫对妻子的温情吗?
看着许三观经历的那些温情,你会感觉人与人最美好的感情就在身边,正是这些温情,让人彼此相爱。
《许三观》有一个奇妙的结尾,许三观对着许玉兰说:这就叫屌毛出得比眉毛晚,长得倒比眉毛长。
文章就是这样,用粗俗且具有哲理的一句话作结尾。没有多余的话语,没有深化主题,没有设置悬念,但是这样的结尾还是让人更值得回味。《许三观卖血记》拥有相当轻盈的步伐,余华用最平实的文字熨平时代的褶皱,关于那个苦难的时代,他用轻盈的文字幽默的笔法叙述艰辛岁月。这大概可是最吸引人的地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