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路在何方
十二岁那年秋天,盼金考上桂英乡中学。作为全校唯一一名考取初中的学生,既为王妈长了脸,也为村小老师们长了脸,当年正值五年制、六年制交替时期,盼金所在村小,仍在实行五年制。而小公社沿袭而来管理区小学已经实行了六年制,两种学制毕业学生都能参加小升初考试,起点不同造成了不公平竞争,让很多实行五年制的村小,参加小升初考试被“剃光头”——没有一名学生考取初中。山湾村小五年级毕业班有近20名学生,除盼金外,还有一名学生,第二年通过到管理区完小读六年级,才顺利升入初中。其他学生小学毕业就回家务农,很多人一辈子命运就定格在山湾村里这个小小天地里。
山湾村所在乡叫桂英乡,名字源于宋朝穆桂英挂帅屯兵传说。从山湾村到桂英乡中学,要翻过一座高山,再沿一条山沟顺着水流而下,全程大约有二十里多路,盼金步行需要4个多小时。
上初中第一个星期,头三天看到新校园、新教室、新老师、新同学,盼金感到一切都很新鲜。但新鲜劲一过,盼金感觉天变长了,早晚两顿包谷面稀饭,中午一顿白米稀饭,都稀得可照见人的影子,下饭菜是家带的霉酱豆,只能给稀饭加点盐味。饭后不到一个小时,就饥肠辘辘,家里带的干粮——火烧馍也早就吃光了。晚上睡在板楼上面的地铺上,硬得让人睡不踏实,每逢夜深人静时,盼金想起家里温暖,心头涌起对母亲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