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604年,隋文帝病重,宣华夫人陈氏伺候左右。一天,陈氏去侧殿换衣服,太子杨广却突然闯入,陈氏吓得花容失色,想要夺门而出,却被杨广一把揽入怀中。
此时,宫女在殿外传唤:“夫人,陛下有请。”杨广心头一颤,这才悻悻松手。陈氏趁势推开杨广,提起裙摆匆匆离去。
她一边走一边悲从中来,想自己虽被隋朝所俘,却也曾是堂堂南朝公主,今日竟被继子垂涎,这让她情何以堪,她边走边哭,泪水打湿了衣襟。
眼看就到了寝宫门口,她拭了拭脸上的泪水,强装出一副笑颜,袅袅婷婷走进门去,隋文帝见陈氏进来,心中很是欢喜。
可是,待陈氏走近,看清她的脸色,隋文帝不禁眉头皱起:“爱妃,可是受了什么委屈?”陈氏听到“委屈”二字,泪水再也控制不住,“唰”的一下夺眶而出。
此时,她再也抑制不住,呜咽地道出原委:“陛下,太子他无礼。”
(《隋书列传第一后妃》:初,上寝疾于仁寿宫也,夫人与太子同侍疾。平旦出更衣,为太子所逼,夫人拒之得免,归于上所。上怪其神色有异,问其故。夫人泫然曰:“太子无礼。”)
隋文帝听后气血翻涌,一口血喷了出来,他仰天长啸:“这样一个逆子,他有何德行,继承我的大业,独孤误我呀!”
独孤,是隋文帝的先皇后,因她不喜废太子杨勇,贪好女色的毛病,就撺掇隋文帝,废了杨勇,改立了杨广。
没想到,杨广比杨勇更甚,只是他平时掩饰得太好,蒙蔽了众人的双眼。此时,杨广的真性情,才暴露出来,这让隋文帝无比痛心。
他将气喘匀后,急命人去传兵部尚书柳述,和黄门侍郎元岩来见。言语之间,竟是下了决心,要将废太子杨勇召回,将杨广废掉。
没想到,传令太监竟然拐了个弯,他先到杨素府上报了个到。
这个杨素,可不是一般人。他不仅是开国功臣,还是杨广的死党,宫中布满了他的眼线。
得知这个消息后,他片刻不敢耽搁,立刻与杨广进行密谋:“太子,量小非君子,动手吧!”。
杨广心中突突直跳,没想到自己一时上头,竟然差点酿成大祸,他狠了狠心,重重地点了点头。
一声令下,皇帝寝宫内外,御林军全部换防,太子亲信纷纷上岗。
杨广阴沉着脸,缓缓踱入父皇的寝宫,隋文帝没有盼来他等的人,却见到了逆子杨广的脸,心知大势已去,颓然躺倒在床榻之上。
宣华夫人陈氏,更是吓得面色惨白,一个踉跄跌倒在地上。杨广当着隋文帝的面,轻轻扶起如花似玉的陈氏,并令人将她送了出去。
隋文帝气得浑身发抖,却一个字都说不出来。片刻,寝宫内只剩下父子2人,杨广递上一枚金丸,袖子一甩扬长而去。
没过多久,就传出隋文帝驾崩的消息。
听到这个消息,宣华夫人跌倒在床上,放声大哭。她知道,她的末日,马上就要到了。
果然,没多大功夫,内侍就走了进来,他将锦盒递到陈氏面前,唱和一般说道:“夫人,打开吧。”
此时,宣华夫人倒是沉静下来:该来的,终归是躲不掉的。她扫视了一眼,吓得缩在地上的宫女太监,心一横将锦盒拿了过来。
奇怪的是,锦盒上方竟然贴有一张,杨广的亲笔封条。陈氏不禁凄然一笑:莫不是怕锦盒内的毒药,被人掉了包?
她颤着手指,轻轻撕开封条,锦盒“啪”的一声打开,盒内的东西,却让她呆愣当场。
吓得发抖的宫女和太监,见陈氏半天没有动静。大着胆子凑上前去,一看竟然是几枚红色的同心结。
顿时,她们惊惧全消,欢天喜地地围着陈氏,催促她赶快谢恩。
陈氏被宫人们拖拽着,完成了谢恩仪式,她看着眼前欢愉的宫人,自己却一脸木然。
从这一刻起,她虽然保住了性命,却失去了灵魂。没过一年,29岁的宣华夫人,便香消玉殒,抑郁而终。
据说,宣华夫人去世后,杨广还为她写了一首《神伤赋》,来表达自己的多情。却不知,正是他的自作多情,却要了卿卿性命。
宣华夫人,从陈国公主,再到隋文帝的嫔妃,后来又成了隋炀帝的宠妾。
虽然,一生都生活在锦绣堆里,没有吃过什么的苦,却半分做不得自己的主。
她的聪明美貌,能保她衣食无忧,却不能给她带来快乐。
没有人在乎她愿不愿意,她不能有尊严地活着,她只能做皇权下的猎物。
她的生命之花,在屈辱中走向了枯竭,真是令人惋惜呀!
资料来源:《隋书列传第一后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