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愈心理咨询专注您的心理健康,为所有的情绪提供一个温暖安放处,让您从心遇见自己。
在幼儿阶段,孩子打架是很正常,也很普遍。
这种情况一般男孩居多,女孩也有,但极少数。
而孩子打架,最担心的莫过于家长,怕孩子受欺负。
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有所欠缺,在受到欺负如何自保也是每个父母头疼的问题......
01
有一位宝妈在论坛发帖称:
自己的孩子,被游乐园另一位孩子故意推倒在地上;
而这位孩子的家长,只是叫孩子不要推人,并没有任何制止的动作。
没过一会,自己的孩子又被这名孩子推倒,并且后脑勺着地。
这位宝妈气炸了,赶紧进到游乐园里,把推人的孩子屁股打了两下,随即抱起自家的孩子安抚。
这时候,双方家长争吵了起来...
“他们一直以孩子小、他家孩子不懂事、打闹正常、我一个大人不应该打他家孩子屁股。
我打他家孩子的屁股,是因为气他们没有及时过来道歉处理,没有在他家孩子第一次推我家孩子时进来制止。
从对方家长的态度也能看出,他们对自己孩子喜欢动手推人的行为并没有严格管教,我不知道我这样做是对是错,但是我不后悔……”
帖子下方,不少人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大部分人认为家长不应该动手,而是应该教孩子道理,让孩子自己解决。
这样的事情屡见不鲜,教育界曾经有一个课题是:
“你的孩子,如果被别的孩子打了,你会教育孩子怎么办?”
02
别着急下结论,我们先来看一个著名的实验。
上世纪 90 年代,家庭心理学家杰拉德 R. 帕特森和李察 A. 利特曼做了一个实验。
观察幼儿园的孩子受到攻击后,会产生什么样的反应,以及这些反应最终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记录了 2583 次幼儿之间的攻击事件后,实验者发现这些现象:
80%的孩子被攻击后不还手,他们会哭泣、退让或者是任由攻击者蹂躏,但不会喊叫或者还击。
退让的结果是打人的孩子下次还会继续攻击他,而被打的孩子再遭遇攻击时,会继续退让妥协。
20%的孩子选择还击,或找老师家长帮忙。
这些选择还击的孩子又分为3类:反击成功的、反击不成功的、找老师父母解决的。
反击成功的孩子:打人的孩子之后很少再攻击他们。
反击不成功的孩子,下次还会被打人的孩子攻击,且更频繁。
找老师家长解决的孩子,一般打人的孩子会收敛自己的攻击行为,或转向他人。
看完这个实验再来回答文章开头的问题,你的答案是什么呢?
当孩子受到欺负,一定要让孩子有所还击,否则就会像观察实验中80%不还击的孩子一样,继续遭到攻击。
长此以往,不仅会助长打人孩子的暴力行为,被打的孩子性格也可能变得软弱。
03
孩子被欺负,父母除了告诉孩子打回去,更要教孩子不惹事不怕事,让对方知道我们不是好欺负的。
当然,遇到危险时,保护好自己,寻求大人的帮助是最要紧的。
可以教孩子一些具体的应对方法:
1.强化孩子的权利意识
孩子被攻击时下意识退让,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不知道自己权利的界限在哪里。
父母在平时的引导中,可以多传递自我权利的意识。
告诉孩子:
比如玩具是你的,你有权利决定要不要给别人玩;
身体是你的,不要让其他人随意触摸和侵犯;
只有让孩子先懂得认知权利的界限,孩子才能在遭遇欺负时知道反抗。
2.告诉孩子勇敢反抗
告诉孩子:第一次遇到别人欺负你,你要大声表示出自己的态度,千万不要因害怕而沉默,越是沉默施暴者越会胆大。
大声告诉坏孩子:让对方不可以这样做。
要注意眼神和声音,要表达出自己的立场,要勇敢的说“不”。
如果表达无效,对方变本加厉时,要毫不犹豫进行反击。
关于反击,可以学习一下前面李玫瑾教授说的,适当教孩子一些简单的防身术,比如用脚跺对方的脚趾头、揪对方的耳朵往两边拽。
3.告诉孩子安全第一,不吃眼前亏
当然,保护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因此,反击的时候要注意安全。
如果对方人数较多,先保证自己的安全,跑到安全地带后赶紧告诉老师或家长。
4.告诉孩子,及时报告家长
想要有效停止被欺负的行为,除了反击外,借助外力帮忙也是很有用的。
教孩子及时求助老师,父母,或者是对方孩子的家长,这个时候,能顺畅地表达就很重要。
家长可以在家里进行场景模拟,通过玩游戏或者绘本阅读的方式,和孩子反复练习,在这个过程中教孩子面对攻击时应该怎么做、怎么说。
当孩子受欺负时,父母无条件的支持,是给孩子提供的最好的帮助。
这样当孩子遇到暴力威胁时,才不会一边流泪,一边硬扛。
因为孩子会知道,无论何时何地,背后还有爸爸妈妈,孩子才有勇气去反抗所有不公正的待遇。
如果孩子应对得好、反抗得好,父母记得要给孩子及时鼓励和认同。
知愈心理咨询专注您的心理健康,为所有的情绪提供一个温暖安放处,让您从心遇见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