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金刚经第十八品中: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

金刚经为大乘经典。必须以发菩提心之心方能领悟。还有要带着一颗恭敬心来谛听。

(汝今谛听!当为汝说)佛说你能恭敬欢喜的愿意听的话, 就给你开示。也就是说听闻任何佛经开示都要带着虔诚恭敬的心。

(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愿乐欲闻。”)善男子善女人,只要是发了菩提心的人 ,应该用这种发心去行持, 用这种发心来降服自己的心。

这是经文一开始的佛陀所讲的。但是现在很多人, 读念是理解不透金刚经的高深的含义的。当然也不是说不能念,要有明师的依止,念总比不念好。问题是很多人会曲解经文的意思。

佛陀之所以和须菩提一问一答的形式说金刚经,(也是为后人方便阅读) 因为须菩提是解空第一人。(佛陀的比丘弟子中,解空第一的是须菩提尊者。佛陀在般若会上,发挥究竟的空理,对它能彻底解悟的,也首推须菩提。)

第十八品 一体同观分

【一体同观】就是和万物苍生都是一体的, 融进每个众生的身体毛孔里。都是自性的一体。

。。。前面略过。。。

佛告须菩提:“尔所国土中,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何以故?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

意思是:就代表尽虚空遍法界无量多的众生,佛陀都能照见众生的心,都知道他们的相续和福德资粮习气,为什么呢?

也可以理解就是无心是佛,有心非佛! 什么叫无心是佛, 有心非佛?有心就是凡夫的一个层面你就理解,(举例:今天你感冒头疼了, 医生给你开了头疼药, 你吃了之后好了,你就说,这个感冒药真好。而没有说, 这个药是针对我头疼来说是非常好的, 但是对其他人来说未必的。人家要是胃疼这个头疼药对他不起作用。)就是因为如来打破了无心是佛。他已经打破了我执的单一层面。已经深入到众生的心里, 但是有不执着与万物苍生的心。

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

也可以叫做佛是心、心是佛、是心做佛。就代表有心也无执于心。大智若愚, 又不执着于这个境界的实相。一切皆是心的幻显。好比一个婴儿,在他的境界里,不知道去哪里, 只能在你身上尿尿,或者要带尿不湿一样。但是对你来说,你知道大小二便要去洗手间一样。

所以者何?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为什么这么说呢?就是三心不可得。什么是三心?


佛法讲座视频:大日明王上师关于三心不可得的佛理开示_腾讯视频

过去心,未来心,当下心叫三心。我们说三心不可得,那是大菩提心趋入空性的阶段修法。(注明:佛陀讲金刚经都是对断除一切后路的出家弟子跟着佛陀修行的弟子们说的,具上的恭敬心。如同禅宗公案中的“南泉斩猫”,“丹霞烧佛”一样。弟子没有一丝怀疑都是无上的恭敬。)修行先要发未来心成佛,修未来心。断除未来妄念。

【过去心:回头忏悔过去业行。现在心:行持要观修生死无常,修当下心。未来心:打破成佛执着,发心只是种因,无法理解如来密意。与上师三宝,菩提戒律合一,全对不回头,破当下心,成为本能。】

这个讲过去心,未来心,当下心。我们说三心不可得,那是对觉者。对于修行人来说, 这只是胜义谛觉者的观照而已。他是一种描述觉悟的境界。而成就者没有什么三心不三心, 但是也任运自在三心。所以对于我们修行来说, 要利用三心, 怎么利用呢?

对去的事情, 就是忏悔罪障;未来呢?我们展望未来,那就发心, 信愿行, 你得发愿。然后按照仪轨, 忏悔罪障,回头过去, 都是正用的。等这些正用完了之后;到了信愿行的行持阶段,那就关注当下。不要老是计划未来, 等以后我身体好了; 等以后我退休了;等以后我不照顾孙子了。。。这些等待其实都是没有信心的借口。

大日明王上师开示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花了三个中午时间看完《家族之苦2》,又哭又笑,家长里短,琐碎中感情在压抑、在释放,也在反思。 婚姻是鸡毛蒜皮加鸡毛...
    安玲123阅读 1,086评论 4 4
  • 纵横摆渡诗海川,才情冠盖峨嵋颠。 挥手三味品今古,点墨成金飞鸿篇。 2018.1.14. 云杉
    云杉_2e22阅读 474评论 13 14
  • 父亲手上有很多疤痕,左手虎口那道是剁猪草留下的,左手背那道是砍柴受伤的。在众多疤痕中,有一道疤痕特别引人注目,它狰...
    淡之烟阅读 323评论 0 0
  • 2018年4月16日星期一晴378 这两天看着群里家人们都写参加清平四月花开家长节的感受,可是我只会记流水...
    A倚窗听雨阅读 183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