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呼吸化为空气保罗·卡拉尼什
When Breath Becomes Air
我知道你也知道,就是你的生活即将改变——永远不会和以前一样了。
作者保罗·卡拉尼什,著名神经外科医生。学习成绩优异,拥有斯坦福大学英语文学及人体生物学双料学位以及剑桥大学科学史与哲学研究硕士学位。工作上,保罗也曾因其出色的研究成果,获得美国神经外科医生协会最高奖,且即将获得斯坦福医学院外科教授职位以及自己的研究室。
2013年,即将抵达人生巅峰的保罗,却被诊断出患有第四期肺癌。
此时此刻他不是医生,只是个普通人,对抗不了冥冥中真正掌控这些的力量和命运。
医生不是神,他们也会生病。当一个医生被确诊癌症,其实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更加残忍,因为他们太清楚那些报告上的数据、CT上的阴影意味着什么。
保罗说: “我现在渴望的是活下去,有信心的却是死亡。”
2019年对很多人来说是灾难年,对我来说则是双重打击。记得我接到电话后,脑子里只剩下一个认知,我妈会死。重大疾病改变的不止是病患本人的人生,家人的也同样被改变了。我想象中的未来,就要实现的未来,都随着一句癌症晚期一起消失。那时刚与认得的条件不错的男生陷入热恋,全家也计划在松江购入一套三室一厅的新房准备爸妈退休后养老。无论哪个维度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事业、家庭、爱情。人生被打得粉碎,强烈的光突然刺进眼睛,照射出真正重要的事情,引出人生更高一层面的思考。
到底是什么赋予生命以意义,从而值得一活?
书的后记是保罗的妻子艾玛所写。这是一个让我无比钦佩的女人,她身上的勇气与坚韧像无数个闪光点,让我们即使素未谋面,这个人的形象也能在我心中闪闪发光。艾玛和保罗的女儿是在保罗确诊后通过人工受孕技术有的,我所知生理上人工授精的痛要大了十倍,心理上艾玛则一定会在不久的将来面临丈夫的离世和独自抚养女儿的压力。为了延续保罗的一部分,艾玛可以做到如此大的牺牲。她也是一位非常开明的女性,并没有要求保罗病重就必须卧床不起,而是允许他回到神经内科手术台上,尽自己所能去实现自己的价值。保罗在书中回忆艾玛给他的鼓励,他写道:“艾玛没有让我恢复原来的个人特性,而是保护了我创造新特性的能力。终于,我明白,必须去创造新的自我了。我无法前行。我仍将前行。”
我认为生命的意义是创造与延续。为这个世界留下一些有帮助的内容,把奋斗求生的精神留给后人继承。2015年3月9日,星期一,保罗在病床上去世。他的眼中泪光闪烁。他感谢了父母,并且让我们保证,他写的东西能以某种形式出版。我们看到了,我们收到了。
三年后如今的我,已经靠阅读书籍和生命里的某个契机重新振作起来,并找到了人生目标,但我还是会感慨没有早点读到保罗的这本书,没有更早的感悟到:“身体病弱,但精神不倒。” 母上去世后,我曾有很长一段时间的消沉,学业荒废不说,还患上了中度抑郁症。我本就是体弱多病类型,这一病更加一蹶不振。而且当时家人一再和我强调,我妈的基因不好,外公也是英年早逝死于癌症,他们关心地提醒我要注意每年做体检,防范于未然。我却只记住了我想记住的,我的基因也不好啊,我大概活不过五十岁吧?然而现在我已不再如此消极,我接受了基因可能不好的事实,倘若生命的上限只有五十,我希望在我未来的生命里能像保罗一样,产出生活里的正能量,让自己变得优秀乐观,让自己发光,去照亮一些生活在黑暗里的人。为世界留下什么这个梦想有点大,我不太敢想,但我想我的力量如果能感染到某个人,让他发现生活也许不那么糟糕,也可以有美好。这是于我而言生命的意义吧。
我们身处对死亡避而不谈的文化,而保罗决定毫不避讳地直面死亡。
“也许那一天比我估计的要晚,但肯定比我希望的早。”
人对生都是有贪念的,不会有人说希望自己早点死。然而经历了几次亲人的死亡后,我对死的态度有了一些变化。需要花百万去看的病,结局并不会扭转,人财两空没有多大意义。中国人在家人被确诊绝症的时候,通常会选择隐瞒病情悄悄开始治疗。他们相信如果是一大碗悲剧,最好一勺一勺慢慢地喂。很少有病人要求一口气吃完,大多数都需要时间去消化。我却希望能在确证的第一时间被告知真相,我需要知道我所剩时日不多时多少,我要有我自己安排这笔时间的权力,而不是躺在看不到天空的病房里,身上插满了管子,最后靠呼吸机苟活。我也许也会像保罗一样写日记,记录我想对这个世界说的话;我应该还会运用学过的时间管理知识,来策划一场特别的追悼会,期待到场来宾对我生平的欣赏。我会想更多的时间和家人相处,虽然不吉利,但我想死在家里,这让我很有安全感与归属感。
时间很短但每天都很有意义,比苟延残喘地干躺着更吸引我吧。
最后引用原句:在死亡中探究生命的意义,见证生前的呼吸化作死后的空气。
以及如下喜爱的摘抄↓
——那些集合了生命、死亡与意义的问题,那些所有人在某个时候都必须要面对的问题,通常都发生在医院里。人类是生命体,遵循自然法则,很遗憾的是,这些法则就包括一条:熵总是在增大的,生命是无常的。疾病,就是分子的顺序打乱了;生命的基本要求是新陈代谢,而死亡,就是新陈代谢的终止。
——如果血淋淋的过程细节会让病人不同意手术,那你一个字都不能说。
——悲痛的五个阶段,就是老生常谈的“否认→愤怒→讨价还价→消沉→接受”
——有一天我们诞生,有一天我们死去,同样的一天,同样的一秒钟……他们让新的生命诞生在坟墓上,光明只闪现了一刹那,跟着又是黑夜。
——黑夜与白天的分界,这景象如此崇高伟大,大概也没有哲学家能很好地用言语来解释。每当此时,就仿佛上帝在说:“要有光!在高山、大地、宇宙这无限的辽远广阔之中,你情不自禁地觉得自己是渺小的一粒微尘,然而还是能感觉自己的双脚踩在大地上,确信自己存在于这庄严宏伟的天地之间。
——你永远无法到达完美的境地,但通过不懈的努力奋斗和追求,你能看见那无限接近完美的渐进曲线。
——你最害怕,或者最伤心的是什么?”一天晚上,我们躺在床上,她问我。
——“离开你。”我告诉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