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五月十四日,前两个星期买了票,是老舍先生的作品《二马》改编的话剧。吃过午饭我就奔大戏院去了。
着实佩服老舍先生,之前我并没有看过《二马》这部作品,但是不得不说那个时候的老舍先生就发现并且深思民族偏见这样一个持续到现在的社会问题。
《二马》讲述了二马爷俩儿和温都母女之间啼笑皆非的爱情故事。因为,老马的哥哥去世,于是为了继承哥哥的古董店,老马父子漂洋过海从中国到伦敦,经伊牧师介绍借住在温都太太的家里。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温都太太发现老马并不像书本和电影里描述的中国人,反而是大方且绅士的,而小马也疯狂的爱上直率的温都姑娘玛丽。
在舞台上饰演老马的是话剧演员方旭老师,很喜欢方旭老师的嗓音,很有京片子的味道。方旭老师也参演了不少老舍先生作品改编的话剧,可以说对于老舍先生小说里想要表达的情感和领悟是很有发言权的。整部话剧的演员是方旭老师加四个小伙子,演出了九个人物,其中有四个角色是女性。
因为是喜剧,有男生演女生反而有不一样的效果,改编之后的话剧加入了不少现代元素和网络用语,比如“撩妹”。其实无伤大雅,只是有不少原著党可能不太能接受,见仁见智。
据说老舍先生并不认为《二马》是他很得意的作品,但是我觉得这部作品放到现在依然是有现实意义的,现在的社会,不仅仅是在国与国之间,在国内,东西部,北上广与三四线城市都存在这样的地域偏见,看似好像现在比二三十年代好多了,但其实更甚。
《二马》是张爱玲推荐过的。在散文《私语》里,张爱玲曾经这样写道:“《小说月报》上正登着老舍的《二马》,杂志每月寄到了,我母亲坐在抽水马桶上看,一面笑,一面读出来,我靠在门框上笑。所以到现在我还是喜欢《二马》。”可见《二马》是很不错的小说。
对于老舍先生,很小很小的时候就听过,作品却读的不多,小学五年级的时候读过老舍先生的长篇小说《四世同堂》,时间太久以至于我都不太记得自己有没有把上下两本都读完。说来惭愧,对老舍先生的了解除了可能半途而废的《四世同堂》,也就仅限于语文课本里的节选文段。
对于老一辈的人民文学家,我一直是很佩服的,他们生活在一个落后的中国,人们的思想还很不成熟,甚至可以说是愚昧,而像老舍先生这样的文人已经有很长远的见解,虽然他们得不到理解,但是他们把想说的写进自己的作品里,他们通过小说里的人物折射出一大批社会人群的性格和思想。他们大多反映出那个时候社会现状的症结,甚至有的问题到现在仍然是存在的。
《二马》里面有很多人性矛盾的地方。英国人说是人人平等,但他们却极其瞧不起中国人,甚至不愿意把房子租给中国人;中国人很要面子,但是也很喜欢沾沾小便宜;留学生接受国外开放的思想,但是最后却娶了十几二十年没有见面的乡下女人,只是为了能服侍他们,洗衣做饭生孩子;在东伦敦的底层中国人痛恨瞧不起他们的英国人,但是却砸了老马这个地地道道中国人的店铺。这一系列的事情小马不理解,我也不理解。
那现在呢?21世纪了,这样的事情还是很多很多的。在我看来,之所以有这样的现象存在是因为有一些人目光太狭隘了。曾经有一个在一线城市工作的朋友讲了他的经历。有一次单位的一个本地的同事要去邻省出差,恰好离我这个朋友老家所在的小县城不远,于是那个同事问我的朋友:“你们那边是不是只有某某商场(一种连锁小商场)啊?”我这个朋友听了顿时哭笑不得。其实现在很多县级市一线城市有的大多都有,只是数量很少。其实他这个同事并非恶意,我这个朋友也没有生气,只是大家认识还不够才会有这样尴尬的对话,问的人也尴尬,回答的人也尴尬。
曾经听过古人的一个故事,大致讲的是一个人他丢了一把珍贵的剑,他的学生很替他遗憾,但是他却一副无所谓的样子,他的学生很费解,于是他说:“捡到剑的人也一定是我们国家的人,又有什么好惋惜的呢?”后来有一个圣人听说了这件事很赞扬他,但是圣人觉得还是不够,他觉得东西丢了,被天下人捡到,都是没有什么好遗憾的。我觉得这个故事并不只是告诉我们丢了东西不要心疼。
文学作品是很好的思想传播载体,《二马》最后小小小马的落寞背影慢慢暗下去,但我们可以想到的绝不仅仅只有这么多。